《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 131
Description
尊敬的諸位貴賓、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剛剛上一節課,就經典當中談到夫子這些行儀,我們感覺特別能展現夫子教學的智慧,所以歸在夫子為師風範的第一個大項,「智慧」這個部分。第二個「仁」,智仁勇是三達德,仁是仁德、仁心、仁術,有仁心,接著做出來是利益天下蒼生的事業,而且利益不是當世人而已,而是利益千秋萬代。歷史當中讀書人讚歎夫子,「先孔子而聖者」,這些比孔子還早成聖賢的古人,「非孔子無以明」,沒有孔子的話,我們都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不認識他們。因為孔子那個時代禮崩樂壞,很多古籍很可能會喪失掉,那文化可能會斷流。夫子在那個大時代當中很有承擔,「刪詩書,定禮樂,作春秋」,然後闡明易道,這些重要的典籍都是折中於夫子。所以夫子以前的二千五百年,文化靠老人家傳下來。「後孔子而聖者」,孔子以後的二千五百多年的聖賢人,「非孔子無以法」,法是效法,後世的人都效法孔子的精神、孔子的求學、孔子為人師表的態度,所以他們成聖賢。夫子是開啟上下五千年的文化。
為什麼能影響這麼長遠?這個關鍵,在夫子所說的他自己做到,才能有這麼長遠的影響。師長老人家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做到再說是聖人,說了做得到是賢人,說了做不到是騙人。」可能接下來這句話振聾發聵,師長能看得懂聖人的行儀,為什麼老子、孔子、釋迦佛,影響了幾千年的人類,因為他們都是做到,所以人們對他們不會有絲毫的懷疑。所以仁德它能利益千秋萬代,首先的基礎在哪裡?在以身作則。夫子在《大學》裡面講,「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他要利益天下蒼生從哪裡下功夫?「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他自己真的真修行,以身作則,他才能產生這樣的教化效果。夫子以身作則,在有一段與曾子的談話當中,體現出來。曾子說到,我曾經聽到談論夫子的行儀,有三段話,但是我聽到以後,自己還沒有能效法做到。首先說到,「夫子見人一善而忘其百非」,見到一個人的優點,就肯定他這個優點,沒有把他的缺點,或者以前做錯的事,變成成見放在心上,不會。這個叫厚道,這個叫給人信心。
「看人要看後半段,浪子回頭金不換」。假如人家以前做錯,都不給人家機會,斷人的後路,這個叫苛薄。一直貶低他、否定他,很可能他會怎麼樣?狗急跳牆,破罐子破摔,他可能會自甘墮落,這可能是因為我們完全否定人造成的。所以光是一個信任人的眼神,跟否定人的眼神,給人的感受是天壤之別。所以看人可不可以積功累德?看人的這種態度、眼神,假如對人都是信任,光是看別人就給人家信心,積功累德。假如看人就是懷疑、否定:不行。那眼光掃過去讓人家都得內傷,這個叫造孽。我們修學的路上,改一個習慣都有反覆,所以用一個東西也有個習慣的過程,請大家多多包涵。所以人真正經歷過,修身非帝王將相所能為,將軍可以不怕死,你叫他不要喝酒,要他的命;叫他別發脾氣,他受不了,讓他改習氣不容易。改習氣就好像一層皮,這樣一層一層撕下來,都有這個痛苦的過程。但撕下來,身心就輕安自在了,不做習性的奴隸了。曾子講到夫子的行持,「見人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很容易可以轉變對別人的一個看法,不會形成成見,你真的改過了,他非常肯定、隨喜你。另外這個易事,很容易相處、很容易事奉,給人家如沐春風。假如我們處處對人都有看法、成見,無形當中就給對方壓力。
第二個夫子的行持,「見人之善若己有之」,看到別人的優點,看到別人的貢獻,就像自己有一樣高興,就是隨喜讚歎,一絲一毫的嫉妒都沒有,還去宣揚,「道人善,即是善」。「是夫子之不爭也」,不會跟人家爭高下,不傲慢,都能隨時看到別人的優點,隨喜讚歎。其實現在團體當中、人與人當中,衝突為什麼這麼多?見不得人好、毀謗,沒有欣賞別人。第三,「聞善必躬親行之,然後道之,是夫子之能勞也」。聞到好的教誨善言,看到人家的善行必親自去落實實踐,然後再以過來人的身分,去指導他的學生來做到,每個教誨都是自己先落實。這個為了早一點利益學生,他自己是勇猛精進,這是能勞,自己不辭勞苦的用功,提升自己,是慈悲的動力、利益人的動力。那我們看到這一句,我們形成一個態度,覺得哪個教誨非常好,我們效法夫子,一定從我自己做起。
比方我們要勸人不貪、不瞋、不痴,我們自己得要把貪瞋痴調伏。假如不這麼做,看起來是希望弘道,但有可能是障道。因為假如我們說不要貪,可是我們自己生活上的享受愈來愈看重,人家聽我們台上講一套,台下又不一樣,不只不能弘道,反而讓人家懷疑聖教,那就變謗法。所以我們在學校教書有一個好處,什麼好處?鞭策自己。比方說這個道理講出去,三十五個學生都聽到,我是班主任,我一個人看三十五個,他們是三十五個看我一個。比方說「凡出言,信為先」,老師說的,那大家就看:老師,你上次講的怎麼現在還沒做?那背後就流冷汗。所以在學校教書不是壓力,是幸福,為什麼?沒有後路可以走,只能勇往直前。不然你就誤了這些孩子,讓他對自己、對聖賢教誨沒有信心。所以任何事都是好事,一念之間用覺悟去看它、用責任去看它,都是好事情。
接著,仁德的表現,第二個是「耐性」,就像我們教育的「教」字,左邊兩個叉,下邊一個小孩;右邊一個手拿著樹枝。左邊是身教以身作則,父母、老師畫第一個叉,孩子潛移默化,效法學習,畫第二個叉,上行下效,身教;右邊手拿著樹枝,不厭其煩耳提面命,耐性。而坦白講,沒有耐性也談不上真心,真的東西不會改,會變的就是假的。所以有沒有真心,不是嘴巴講的,得看我們有沒有至死不渝、不改變對人的這分愛。大家都聽過「愛的真諦」這首歌?這首歌最重要的是最後一句,為什麼?最後一句拉得很長,叫「愛是永不止息」,永不止息要拉長一點,就代表長長久久才是真愛,不然叫虛情假意。早上結婚,下午就離婚了,那叫愛欲,那不是真愛。
從哪裡看到夫子的耐性?夫子在《論語》裡展現的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在《禮記.學記》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法,叫「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這叫「和易以思」的教學法。引導他,不要讓他感覺,好像你硬拉著他的鼻子往前走,讓他感覺到引人入勝,他自自然然被吸引,而不是硬拉著他。「道而弗牽則和」,他接受得非常歡喜、和諧,沒有絲毫勉強,道而弗牽則和。強是鼓勵,鼓勵他,「強而弗抑」,抑是什麼?否定他、壓制他就不好了。應該不斷的鼓舞他的信心、善心,強而弗抑,他受到鼓舞愈學愈積極。「強而弗抑則易」,他學得很容易,不會痛苦,不會勉強。「開而弗達則思」,這個開是啟發他,但是達就是不一下子把所有的道理全部講完,把他的悟門給堵住了,這就有點變填鴨。你用啟發教學法,有些話點到為止,讓他很自然的去思考、去領悟,不要一直壓。一直壓他就會覺得:又來了,又要囉嗦,又要唱歌了。和易以思的教學法,開而弗達,他就會去思考、思惟。
大家聽完《禮記.學記》這個教學法,真正要教育好一個學生要很大的耐性。這個教學法,我們讀到《了凡四訓》,尤其是袁了凡先生遇到雲谷禪師這一段,我們就想起師長老人家說的,以前出家人儒釋道都通,很有學問的好老師,所以才有一句成語叫「無事不登三寶殿」。社會大眾一有解不開的問題問誰?到三寶殿去問法師們。他們都是很有學問,還要通過國家考試才能拿到度牒,那個度牒的程度差不多是進士的程度。而且他們的心地清淨,世俗的這些欲望他們能放得下,清淨心生智慧。所以感覺到雲谷禪師是非常好的老師,他在短短跟了凡先生的互動當中,和易以思的教學法表演得淋漓盡致。比方說引導他,都用什麼引導?他最熟悉的句子叫共通語言。比方說您今天去跟一個親戚朋友聊傳統文化,他就從來沒有讀過《論語》,你就子曰、子曰一句接一句,他一個頭兩個大。比方說你這個朋友他是種田的,你就跟他講,要怎麼收穫就要怎麼栽,他說對對對。你就用他聽得懂的去跟他引導,他就很能產生共鳴,所以這個道而弗牽很重要。
這個因緣,就是了凡先生跟雲谷禪師對坐三天,他沒有起什麼妄念。所以雲谷禪師就問他,你怎麼都沒有妄念?他說我的命早就被人家算定了,幾十年來都沒改,我還有什麼好想。雲谷禪師哈哈笑:我本來以為你是豪傑,原來你只是凡夫。這個哈哈笑也會讓人家好奇,該笑的時候哈哈一笑:難道命可以改變嗎?您看這些對話很精彩。命可以改變嗎?雲谷禪師講「人未能無心」,這自私自利、自我的心放不下,「終為陰陽所縛」,所以他的命運就固定了。但很重要的,「積善之人」,很善良的人、積很厚功德的人,數就拘他不定。假如你是了凡先生聽到這句話,會怎麼樣?有希望了。這個叫強而弗抑,就隨著談話,他的信心、他的動力慢慢就被帶起來了。你們有沒有遇過?比方這個人很有修養,有一個人印堂發黑走進來,跟他講完半個小時之後,印堂發亮走出去,這就是教學法功夫很強。您看了凡先生幾十年就在那裡:命改不了。經過引導出去之後,馬上發願先做三千件善事,所以雲谷禪師教學的功力很強。那當然我們體會到了,就能善學善用。
所以雲谷禪師告訴他,你這二十年來命運全部被人家算定,一絲一毫都沒有轉變,當然是凡夫。接著他好奇了,難道命運可以改變嗎?接著您看雲谷禪師講,「命由我做,福自己求,詩書所稱,的為明訓。」哪個讀書人沒讀《詩經》,沒讀《尚書》?全讀過了,都知道命由我做,福自己求。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書都讀過了,書還是書,他還是他。所以總在遇緣不同,他遇到雲谷禪師,把這一句更印象深刻:對,這個我都知道,原來我都沒有把它落實,是可以改變的。而且都是他最熟悉的。先講《詩》、《書》,再舉釋迦的教誨,其實這就讓我們了解到一個社會背景,以前的讀書人儒釋道都讀,教化我們二千多年。這裡又提到「我教典中」,我們佛門當中講到,「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妄語是佛門的大戒,佛菩薩怎麼可能騙人?
結果了凡先生聽了以後也很可貴,他馬上主動求教。有些人有懷疑悶在心裡,自己在那裡想、想也不講出來。他主動求教這叫「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其實這個對經典的誤解,已經在他心裡幾十年,他說孟子不是說嗎?「求則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義我可以力求,功名富貴是身外的東西,怎麼求得到?」您看這個疑很久了。所以落實《弟子規》容不容易?心有疑,隨札記,雲谷禪師告訴他,孟子的話沒有錯,你自己解錯了。「汝不見六祖曰」,《六祖壇經》跟《金剛經》,這二千年的讀書人都讀了,《壇經》上面講「一切福田,不離方寸」,福田靠什麼?心耕。怎麼會福求不到?「從心而覓」,從根本的心地去下功夫,「感無不通」,一定求得到。「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內外都求得到。「是求有益於得也」,你把這些道理都搞清楚,一定要從心地下功夫。「若不反躬內省」,你沒從心地反省,「徒向外馳求」,向外去攀求攀高官、攀有錢人。
「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你是求不到的,你沒有從根本下手,徒勞無功。「內外雙失」,你都向外求,都是貪也沒德行,那向外求,又沒有積福,就不可能求得到。「公修公得,婆修婆得」,財布施才能得財富,法布施才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才能得健康長壽,怎麼可能是在那裡拜神明就求得到的?要如理如法去求才求得到。把理給他講清楚,雲谷禪師就問他:你說說,孔先生算你的命終身是什麼樣的命運,你可不可以給我講一下?「余以實告」,了凡先生也是很實在的,一一告訴雲谷禪師,接著雲谷禪師這句話很重要,這叫開而弗達,啟發他,不是用道理填鴨給他。聽完以後,雲谷禪師問他一句話,你自己想想,你應該考上功名嗎?因為你剛剛說你的命中沒有功名,命中又沒兒子,那你可不可以反省你自己應該有功名嗎?應該有後代嗎?這麼一問,開而弗達。
「余追省良久」,了凡先生沉澱、考慮了好長一段時間,接著自己說「不應該」。是他說的,他自己承認的!假如今天我們的朋友說,我的命中是怎樣怎樣,然後我們就跟他說,對,你這個人就苛薄,所以你沒有孩子。他接不接受?我有那麼嚴重嗎?你講了八分,他覺得自己只有五分,接下來的話就聽不下去了。可是你看雲谷禪師他看得清楚,讓他自己想,他自己講出來,他體會更深刻。你看,我們現在人家爸爸媽媽,父母或者一些善知識、長輩提醒我們的問題,你哪裡哪裡不好。我有這麼差嗎?沒那麼嚴重?還會不是很能接受。接著他整個沉澱下來,自己思考、反省,說不應該。科第中人看起來就有福報,我先天就福薄,又沒有積極積功累德,來培養自己的福,「兼不耐煩劇」,就很容易起情緒動怒。「不能容人」,肚量又不夠。我有點念不下去了,因為我好像就是這樣。「時或以才智蓋人」,這些心境跟行為變成都折自己的福,才智蓋人。「直心直行」,這就是講話不看場合,不體會人家的心境,啪就過去了,人家回去療傷三天。「輕言妄談」,動不動聊一些大道理,到底理對不對,就比較狂傲。「凡此皆薄福之相也」,所以我考不上功名。
接著又分析自己為什麼沒有孩子,「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他太愛乾淨,所有的螞蟻蟑螂全部殺光光,就是太愛乾淨可能會傷及生命。其實應該要了解生命都是有靈性的,誠心可以溝通的。你可以請牠們搬家,拿一些好吃的放在外面請牠們去吃,不要傷害。「萬類相感」,所有的生命都有靈性怎麼交感?「以誠以忠」,真誠,忠是什麼?你也盡力利益牠們,就會相交感。我們師長老人家當時候在澳洲,剛去的時候螞蟻一團一團的,真誠待牠們,後來互相不干擾。所以沒有孩子潔癖太嚴重。第二,「和氣能育萬物,余善怒」,脾氣太大「宜無子者二」。「愛為生生之本,忍為不育之根」,時時愛護人,為人設想,就像天地化育一樣讓很多的生命得以成長,但是這個忍就是殘忍,會傷及生命。我「矜惜名節,常不能捨己救人,宜無子者三」。「多言耗氣」,常常喜歡談很多話耗氣,「宜無子者四」。「喜飲鑠精」,喝酒喝到半夜,熬夜,「宜無子者五」。「好徹夜長坐」,這也是喜好,「不知葆元毓神」,傷及他的身體,「宜無子者六」。我想他的父母知道他有這些習慣也會擔心的,讓父母擔心也是折福不孝。他自己的問題所有都講出來,他自己承認。
接著更鞏固他的正確觀念跟信心,當然了凡先生還有一句很可貴,「其餘過惡尚多,不能悉數」,我剛剛講的只是一部分,我還有很多。人命運怎麼改的?「改習為立命之基」,把壞習慣一改,命運接著改,不欺騙自己,承認自己的錯去改正。我相信,聽到他自己的自我反省、懺悔,雲谷禪師可能會感覺到:孺子可教也。所以大家不要看,好像這些互動都是理所當然,假如了凡先生沒有反省自己,這個緣可能就到此為止了。這些緣分都是水到渠成的發展,恭敬、真誠的心感召來的,一個人一反省自己,那個真誠就流露出來了。你們有沒有看過有一個人,在反省自己對父母的不孝,他在那裡流眼淚,我們在底下也流眼淚?誠心交感。
「雲谷曰:豈惟科第哉!」不是求科第而已,「世間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因為他有修那個福報;「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應餓死者,命中沒福最後要餓死的,那都是他自己沒有修福感召來的。因為「命由我做,福自己求」。所以上天都是循著這個自然,絕對不是上天有什麼意思。而且就像生孩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孫保之」,就像孔老夫子的後代;「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孫保之」,像林則徐先生的後代,這個都是證明。「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孫保之;其斬焉無後者」,就是絕後的,沒有孩子的,「德至薄也」,福報不夠。這個在歷史當中最典型的例子,五代十國,「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他本來命中無子,他的祖父一勸他,他聽話,積極斷惡修善,最後生了五個兒子,都非常有出息。他活到八十幾歲無疾而終,洗好澡,跟人家say good bye,就斷氣走了,沒有任何病苦,真好!「聖與賢,可馴致」,我們現在就積功累德,鐵定有這樣的福報。
接著告訴他,你今天既然知道自己的非,趕快把不能考上功名、不能生子,這些壞的習慣盡情改刷,懺悔,然後發願把它改過來,記得要積德,記得肚量要大,記得對人要有愛心、要和氣,記得不要糟蹋自己的身體跟精神,就點了他所有的問題。然後「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你們讀到這句話有沒有感覺充電?「此義理再生之身也。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數;義理之身」,你從今天開始斷惡修善,循著聖人的教誨,你是義理之身,「豈不能格天」,一定可以改格,可以改變命運。「太甲曰」,《尚書》講「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所以你這是今生的命運,只要你肯下功夫決定可以違、可以改。又說「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大家有沒有看這幾句話引經據典,強而弗抑,把他的信心,信為道元功德母,他的信心完全堅定,決定可以做得成。大家有沒有看到,了凡先生回去之後沒有懷疑。後面還講了很多,包含《易經》都出來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而且具體,真的是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具體怎麼做?還給他功過格讓他怎麼操作,慈悲到了極處。自己看更精彩,今天回去好好讀這一段,這是好老師的榜樣,就像夫子一樣誨人不倦,所謂「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都是善巧方便,這是第二點耐性。
第三點是「有教無類」,展現夫子的仁德,只要肯學的都盡心盡力教。在《論語》當中有講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束脩就是拜師的禮物,在歷史當中的說法是十條乾肉。這個東西不是很昂貴,算是不怎麼貴重的禮品,就代表夫子重視的是什麼?拜師的恭敬,是那個禮,而不是說要送多好的東西。此禮不可廢,因為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才能得十分利益,萬分誠敬得萬分利益。連個敬師的態度都沒有,這個緣就不具足了。所以只要是恭恭敬敬行過拜師之禮儀的,夫子一定盡心盡力教誨他。又有一句,《論語》當中「述而第七」的例子,剛好互鄉這個地方有一個孩子來求學,互鄉那個地方民風比較不好,感覺那個地方的老百姓很難教化。結果這個童子來向夫子求學,夫子的弟子就對夫子提出來說,那個地方的人根性非常惡劣,夫子,你教他很可能浪費時間、浪費精力。夫子的回答就強調:他今天來找我,就代表他想要提升,他很愛惜自己,我當然要回應他的,是幫助他提升自己。人家這麼潔身自愛,你怎麼還拒絕他?那我現在教導他,只能夠確定的是他現在想學、用心來學,至於他以後怎麼樣,這個不是我能夠控制,我只跟他好好珍惜當前的因緣就對了。很惜緣,哪怕他剛好就這幾天善根流露願意學,夫子都盡力教他。
「述而第七」又有另外一句,讓我們去體會這個有教無類是什麼?和盤托出,毫無保留。夫子有一天對著弟子講,「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可能看出學生心裡在想什麼,可能有學生想夫子教我們,有沒有留一手?這是起疑心。夫子看出來了,雖然學生沒有講,讓他這個疑心消除,他才能得利益。所以告訴弟子,你們覺得我還有留一手嗎?我決定沒有留一手,我全部都和盤托出告訴你們。其實夫子是弘道之人,他何嘗不希望他每一個弟子,馬上都有真實的學問來服務蒼生,怎麼可能會留一手?雖然夫子這麼講,還是有極少部分的學生疑心去不掉,比方有一個學生叫陳亢,不過雖然他有疑心,但是他這個疑心叫偏中正。疑心,心不妥偏了,可是因為他那個疑心,他懷疑夫子有藏一手,跑去問夫子的兒子孔鯉。所以這麼一對話,這一段對話讓人更理解聖人無私、平等。所以他是「偏中正」,他也有功德,他是偏中正的善行。
他就跑去問夫子的兒子,你的父親私底下有沒有教你東西?孔鯉說沒有,我們一起上課的,唯一有兩次,我剛好從庭院經過,父親把我找過來,「學詩乎?」你學詩了沒有?「不學詩,無以言」,詩是讓人溫柔敦厚,心地敦厚講話才不會傷人、才厚道,學詩才會講話。又有一次我從庭院經過,父親看到把我叫過來,「學禮乎?」「不學禮,無以立」,要懂得應對進退恭敬他人,不然很難跟人相處,很難在人群立足,要學禮。我聽完退而學禮,就這兩次。陳亢一想學詩、學禮,夫子在課程當中都有強調,所以沒有額外教他的兒子。所以我這麼一問三個收穫,學到了學詩的重要,學禮的重要,又學到君子沒有私心。沒有說對他的兒子特別好,「遠其子」,平等的愛護。這個例子給我們很好的啟示。
其實我讀到這一段,我的體會非常深刻。比方說我曾經受到盧叔叔的教誨,我們從這些長者身上,他栽培有責任弘揚聖教的晚輩,超過他的孩子,這個我是親身體會過來的,為什麼?他們胸懷是天下的蒼生。兒子不見得比其他發願有使命感的人受教,所以誰願意受教,傾囊相授。我們上一次去請教這位長者,一跟我們講,一講就是七個小時、八個小時,忘了上廁所。真的從白天講,講到晚上才發現整天都還沒有上廁所。我們帶著幾位同仁去向長者求教,這真的可謂是嘔心瀝血。所以這點是有教無類,夫子的精神如此,我們從像師長、像親近的這些善知識身上,都能體會得到。
我也曾經跟大家分享過,師長有一次,在人民大會堂捐款給兒基會,不小的一筆款項,希望在各個社區都播放倫理道德的這些教誨。當時候這個捐款儀式結束,我們在蒙古廳吃飯,我印象很深蒙古廳非常的大,吃飯的桌子好長。老人家坐在中間講中華文化,一開始各講各的話,有的是記者,有的是教授,都是有頭有臉,都是社會當中很有地位的人。老人家娓娓道來,把傳統文化介紹,沒多久,很奇妙,每個人都不講話,全部望著老人家,聽他講。老人家那一分利人的心感動第一次見面的人。好,第三點有教無類,甚至抓住任何的機會,那蒙古廳那麼大,講話很耗氣,寧可自己耗氣,也要抓住每個人能聞聖教的機緣。
第四點「胸懷天下的蒼生」。我們看夫子在「禮運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夫子一生不就是往這個目標去努力嗎?跟學生談論到學生的志向,有一次讓子路、顏回分享一下他們的志向。子路說我真的富貴,或者我自己擁有些用品,「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我的車馬、我的皮衣,我很好的衣服,任何朋友需要我統統借給他用,把我的用髒、用壞,我都不會惋惜。我的就是大家的,大家的還是大家的,應該是這個邏輯!我們假如說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這樣人家會擔心。我的就是你的,你的還是你的,嚴以律己,不能去要求別人。我們這麼做,是因為覺得道義,是一個人應該有的態度,我們覺得是這樣,不要求別人要這樣做。接著顏回講,「願無伐善,無施勞」,不伐善就是自己奉獻的不會去提、不會去邀功,甚至可以把功勞讓給眾人、讓給領導。這是重要幹部應該有的胸懷,就像一個國家的大夫,無施勞,就是對老百姓要設身處地,他在農忙的時候,你還把他拉來做公共建設,他誤了農時,以後就沒飯吃會餓死的。這是一個國君應該有的胸懷,體恤。這是顏回講出來的志向。
子路就請問了夫子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三句話。假如我們的社會現在往這個方向,很多問題會慢慢解決。要讓老人、父母安心,生活安適,很多老人問題慢慢可以克服。朋友信之,人與人假如講信義,好多衝突問題都沒有了,包含什麼?夫妻、兄弟都要講,就沒有這些家庭問題。少者懷之,好好培養下一代,民族國家才有前途,現在全世界青少年犯罪率愈來愈高,現在全世界都在思考,怎麼來改善這個問題。所以夫子教育的智慧,對我們這個時代太關鍵,這是講到胸懷天下的蒼生。甚至於我們都感覺,哪怕夫子的一個嘆息,都是為了喚醒迷惑的人,那個感嘆把我們的羞恥心給喚醒。比方夫子講「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已矣乎是感嘆、嘆息,我們當學生的假如讓夫子常常嘆息,我們是有罪過的。人的善根、人的福德從哪裡培養?孝親尊師。我們自己讓師長常常搖頭、擔憂,這是不妥當的。夫子感嘆,假如夫子就在我們面前感嘆,我們真的慚愧得要磕頭懺悔,這個才能真心來孝敬自己的夫子。
夫子講,我沒有見到能見自己的過,見過就要知過,內自訟,這訟就是能夠指正自己、反省自己,這叫什麼?悔過,不只知道,懺悔。很多人說我知道,但是您可以感覺到,他還沒有能懺悔自己。我這些過失真的傷了自己、真的傷了很多人,他體會還沒那麼深。所以我們看真正發自內心懺悔的人,會後悔、會流眼淚,那是很自然的。但悔過不是哭一哭,過就改了,還要真下功夫百折不撓,把它調伏,改過。夫子講到,見其過是知過,內自訟是悔過,還沒到改過。所以能見到能悔過的,就已經非常非常難。那代表假如夫子對我們這麼講,那很可能我們的表現,根本就是糟蹋了夫子的教誨,都沒有老實、聽話、真去幹。其實善知識、夫子的心裡面明不明白?當然他是修學的過來人,他自己當然明白。所以人真正改過了,就早一天不要讓父母再操心,不要讓師長再操心,不要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