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十字路口Crossing当阿里入局全球 AI Coding,战场里的 60 天 | 对话叔同:Qoder 创始人
当阿里入局全球 AI Coding,战场里的 60 天 | 对话叔同:Qoder 创始人

当阿里入局全球 AI Coding,战场里的 60 天 | 对话叔同:Qoder 创始人

Update: 2025-10-231
Share

Description

<figure></figure>
“很正确,无比正确。”

当我们问起阿里巴巴 Qoder (Agentic Coding 产品)创始人叔同,关于他带领团队冲入全球 AI Coding 这片“红海” 60 天后的感受时,他给出了这样简单而坚定的回答。

他的底气,源自一份优秀的成绩单:上线 5 天用户迅速突破 10 万,仅 60 天斩获 50 万开发者用户

AI Coding 可能是今年 AI 领域最热的话题。

Cursor 年营收达到 5 亿美元、估值飙升至 100 亿,成为硅谷最炙手可热的独角兽;Anthropic 也凭借其强大的 Claude Code,让收入增长曲线比 OpenAI 更陡峭。

在这片卷得炽热的战场,后来者阿里的机会在哪里?

本周,我们邀请到了曾多年担任阿里巴巴“双十一”技术负责人、最早在国内推进全行业云原生化的技术领头人,听他独家分享 Qoder 上线 60 天即取得“开门红”的背后,是怎样的产品思考、技术布局和组织能力在支撑。

🎉 本期节目特意选在 1024 上线,祝所有用代码改变世界的朋友们节日快乐,发量浓密,代码无 Bug!

<figure></figure>

🎥 本期播客在 AI Hacker House 录制,视频播客将会发布于 Koji杨远骋 的小红书、B站、视频号、Youtube。

<figure></figure>

🟢 03:11 快问快答:年龄、毕业院校、MBTI 与星座、一句话介绍产品、收入与利润、团队规模、Qoder 前的探索经历

🟢 03:27 AI Coding 全景图:从 0 到 1 vs 从 1 到 100

一个典型的用户路径:先用 AI 生成一个网站雏形,当它开始产生商业价值,再用更专业的工具去维护和迭代。这背后反映了什么?
  • AI 写码赛道的三种主流形态:服务于创作者的“想法落地”型工具、服务于专业开发者的“效率提升”型工具,以及直接替代人力的“数字员工”。
  • 为什么说所有形态的 AI 写码工具,最终都不可避免地会走向“大一统”?
  • “没有自研模型的 AI Coding 工具,只是在帮模型厂商打工”,为什么说 Cursor 这样的公司最终一定会构建自己的模型能力?
  • 大厂做 AI Coding 产品有何天然优势?除了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和模型进行端到端的联动优化。

🟢 09:48 红海突围:Qoder 的战略选择

当所有人都去摘那些“低垂的果实”时,我们选择了直接进攻“价值高地”。
  • 一个关键的战略选择:我们绕过从 0 到 1 生成新项目的“酷炫”场景,直接切入占开发者 95% 工作时间的“真实软件”研发领域。
  • 为什么我们把 Qoder 定义为“智能体编程平台”?因为未来的开发协作模式,将从“人机协同”进化为“AI 自主编程”。
  • “我不干,智能体干”,这是一种全新的开发范式。
  • 另辟蹊径的原因:作为一个后来者,我们希望通过差异化定位,快速在红海中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 16:55 需求文档是最重要的!

AI 不但擅长写代码,更擅长写需求文档。
  • 从“提示词工程”到“上下文工程”,我们如何让 AI Agent 能够独立完成更大、更复杂的任务?答案是 Spec-Driven(需求文档驱动)。
  • 一个典型的 Spec-Driven 工作流:用户提出一句话需求 -> “文档 Agent” 自动生成详细设计文档 -> 用户确认后驱动“代码 Agent”长时间执行。
  • 这其实是对现实世界中“老板提需求 -> 产品经理写 PRD -> 工程师开发”这一流程的 AI 化映射。

🟢 21:44 产品哲学:从“不打断心流”到“给你掌控感”

AI 时代,开发者被迫进行“结对编程”,过去那种完全不被打扰的“心流”已难以维持。
  • AI 时代的新矛盾:既要提供趁手的工具,又不可避免地会打断用户的心流,如何平衡?
  • 我们的答案:与其徒劳地追求不被打断,不如给用户完全的“掌控感”,让他成为 AI Agent 的管理者。
  • 一个反常识的产品设计:为什么 Qoder 至今不让用户选择模型? 因为“机选优于人选”,也避免了用户成为“模型测试员”而产生的决策疲劳。
  • 我们如何平衡性能、效率、成本这个“不可能三角”?核心在“上下文工程”的精细化运营。

🟢 32:26 组织与方法:如何支撑一场闪电战?

为什么 Qoder 能够快速起步?因为我们不是从零开始,而是整合了阿里内部多个成熟团队的人才和技术积累。
  • 从服务中国市场的“通义灵码”,到面向全球的“Qoder”,背后发生了怎样的组织和战略演进?
  • 一个关键决策:为了争取全球市场的时间窗口,我们先用全球最好的模型服务开发者,同时“以战养战”,为自研模型的发展赢得时间。
  • “它就是独立经营的一块业务”,大厂内部创业如何通过组织设计,真正地“甩掉包袱”,实现创业公司级别的敏捷?

🟢 40:13 Repo Wiki:攻克“祖传代码”的秘密武器

我们学计算机第一课,老师就说要写好文档和注释,但几乎没有团队能真正做到。这是一个如此显性的需求,为什么之前没人做?
  • 开发 Repo Wiki 的第一性原理:“文档是会骗人的,但代码永远是最新的。”
  • 我们如何用 AI 解构“祖传代码”?通过分析代码的当前切片和所有历史提交记录,还原出整个系统的设计思想和业务逻辑。
  • 如何保证这个文档不过时?随着代码库的变更,AI 会实时、增量地更新这份“活文档”。
  • 为什么我们有信心构建壁垒?因为这不是一个原子能力,而是一整套深度定制的模型、Agent 和与 Git 结合的团队协作工作流。

🟢 01:03:19 | 1024 寄语:AI 时代,程序员如何进化?

程序员可能是最不惧怕学习的群体,这恰恰是我们在 AI 时代最大的优势。
  • AI 会取代程序员吗?不会,同时“杰文斯悖论”告诉我们,当成本降低,需求会爆炸式增长,程序员的数量可能会变得更多。
  • 未来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从单一的编码能力,转变为“需求洞察、整体设计、结果验收”等复合能力。
  • 给计算机大一新生的建议:拥抱 AI,但更要学好计算机体系结构,因为你得知道 AI 有没有在“忽悠”你。

🟢 01:09:48 | 双十一往事:一个顶级架构师的两次“高考”

老板给了一个疯狂的目标:双十一流量翻 50 倍,集团能不能不多花一分钱?我们最终做到了。
  • “在双十一之前,先创造无数个双十一”,如何通过“全链路压测”这剂猛药,在真实流量下反复演练,驯服上千个系统?
  • 技术人如何永远“跟技术要红利”?从解决稳定性问题,到通过容器化、云原生技术极致地优化成本,这背后是一套完整的方法论。
  • 顶级架构师的成长之路:从解决一个技术难题,到构建一套技术体系,再到将技术能力产品化、商业化,最终寻找更大的舞台。
<figure></figure>

欢迎订阅「十字路口」播客

🚦 我们关注新一代 AI 技术浪潮带来的行业新变化和创业新机会。

🚦 十字路口是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一个比喻,形容它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伟大的产品往往诞生在这里。AI 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改变,我们寻找、访谈和凝聚新一代 AI 创业者和 AI 时代的积极行动者,和他们一起,探索和拥抱新变化,新的可能性。

👦🏻  主播 Koji:我联合创办了街旁/新世相/躺岛,发起了 AI Hacker House 这个新一代 AI 创业者的社群空间。我相信科技尤其是 AI 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价值创造机遇。欢迎大家找我聊天,碰撞想法,链接下一个可能性。Koji 的即刻Koji 的网站

👧🏻 主播 Ronghui:我在美元 VC 工作过,也做过五年的硅谷驻站记者,关注科技发展和商业故事,欢迎大家找我聊天,和我交流。Ronghui 即刻

<figure></figure><figure></figure><figure></figure>
🎄 本播客由「新世相声音森林播客计划」支持。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当阿里入局全球 AI Coding,战场里的 60 天 | 对话叔同:Qoder 创始人

当阿里入局全球 AI Coding,战场里的 60 天 | 对话叔同:Qoder 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