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般若經講記 06-1.
Update: 2023-05-02
Description
【06-1分集講述經文】:「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滿足千人,菩薩摩訶薩,十千人俱。」
【06-1分集精要】:1. 經文「與大比丘僧」的「僧」又名僧伽,五人以上稱為僧,即「和合眾」之意。「和合」,即指「理和」與「事和」,亦即僧眾在真理與行事方面都能和諧相處的意思。在事和方面有所謂的「六和敬」:即〈一〉身和同住〈二〉口和無諍〈三〉意和同悅〈四〉戒和同修〈五〉見和同解〈六〉利和同均。2. 經文「菩薩摩訶薩」的摩訶薩譯為大,又菩薩,梵語為菩提薩埵,譯為覺有情,故「菩薩摩訶薩」即是大菩薩,大有情眾生。有人說菩薩摩訶薩,是指地上菩薩言。大般若經四十七云,菩薩摩訶薩,於大有情眾中,定當為上首,一般指登八地以上的菩薩,故名摩訶薩。所謂大有情眾者,是〈一〉住種性〈二〉第八預流〈三〉一來〈四〉不還〈五〉阿羅漢〈六〉獨覺地〈七〉初發心〈八〉乃至不退轉菩薩摩訶薩,是名大有情眾。3. 阿羅漢有三義:〈一〉應供(應受人天之供養),〈二〉殺賊(因能恆時都攝六根,故能不被六賊[即六塵]所侵入,達見、思惑皆已斷除之境地。),〈三〉無生(不再來受生輪迴)。
Comments
In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