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书中有李洞见幸福01-1:对佛学的误会(弘一法师的故事)
洞见幸福01-1:对佛学的误会(弘一法师的故事)

洞见幸福01-1:对佛学的误会(弘一法师的故事)

Update: 2022-03-21
Share

Description

对佛最大的误会就是把佛陀当神崇拜

佛,这个梵文佛陀的简称,意思是觉悟的人佛陀只是一位觉悟者一位导师他不是神没有神力所以佛陀才会告诫说觉悟只能依靠自己

那觉悟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很多人以为是一种消极悲观的生活状态这完全是一个误会很多人以为只有那些生活失去希望想逃避凡尘俗世的人才需要佛学入了佛门就变成无思想无自由只能守着青灯古佛了却残生的人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与儒家和道家一样佛学既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同样有很高的人生智慧佛学不仅可以获得精神上自由更可以领悟洞察人生的智慧赖特教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传统中国儒家为主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现在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报效祖国差不多一样意思儒家是理想主义者以改造现实为己任致力于让社会符合儒家王道的理念

然而理想主义经常被现实打败这在工作中也很常见有想法和创造力的人不一定能得到认可有才能但无处发挥比如王阳明有经天纬地的才华但只能做一辈子地方官完全没有机会进入内阁领导班子与王阳明同时期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同样一身才华但是受到科场舞弊案牵连就此无缘仕途理想主义走不通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儒家没有给出好方法

道家给出另一种选择道家不否定有为这个目标而是否定有为这个过程当你太想达成目标必然用力过度反而不能如意就像有些人想当领导表现的特别积极最后没戏而有些人不显山不露水谨小慎微反而能成这是道家无为无不为的思想体现但是无为并不必然导致无不为所以道家的道路也有走不通的时候

佛家给出了第三种选择

道家讲无佛家讲空无和空看起来似乎一样但其实完全不同

道家无的根源是道道是自然世界不变的规律所以要无为不要乱为更不要强为遵从自然规律就能实现目标

空的根源是无常一个人通过修习领悟到人生无常缘起性空就能获得觉悟从此不为俗世所累从而获得彻底自由觉悟之后的自由是一种真正的自由而通往觉悟之路不需要改造世界不需要研究自然规律只在一念之间所以说众生皆能成佛

觉悟是对人生智慧的一种领悟不是无欲无求而是不做欲望的奴隶听凭欲望发生但不为所动不是没有思想而是以超然物外的状态做俗世中正确的事情

分享一个关于弘一法师的故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歌几乎人人会唱但对作者弘一法师未必有太多了解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出生在天津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李世珍曾官至吏部主事,之后辞官继承父业,经营“桐达”钱庄和盐务,成为天津巨富。李叔同从小就是鲜衣怒马的生活然而在政治上他是进步青年支持百日维新康梁变法被朝廷视为逆党不得不携母亲妻子迁居上海避祸在上海进入南洋工学他追随蔡元培参加新思想运动最后又被迫离开在他25岁的时候母亲病逝遗愿落叶归根但是在他带母亲返回天津的时候却被二哥制止理由是:“外丧不进门”。于是,他用一种可以说是彻底叛逆的仪式送走了母亲。

他遁入空门也许有不能改变旧制度的失望因素李叔同悲天悯人但当时旧的社会制度家庭制度他无力变革

当然也是机缘巧合他因失眠困扰正好遇到夏丏尊推荐了一篇关于断食的文章尝试之后效果很好机缘之下或许加速了他出家的步伐不久之后即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号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出家虽然辜负了他的两位妻子但他并不是一个守着青灯古佛的苦行僧他没有丢弃社会责任借助佛法他也有更多机会完成社会责任

抗日战争爆发后,听闻各地战乱,对日军侵华极为愤慨他说:“吃的是中华米喝的是泉州水身为佛门弟子不能共纾国难,怎么能无愧于心

每次开讲佛典都会挂起横幅,上书“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他说:“佛者,觉也。觉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是故,救国必须念佛。”

在民国军阀混战的时代有志青年都在寻找救国救民的方法也许佛法就是弘一法师能找到的最适合的方法

同时,弘一法师在佛学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振兴律宗,弘扬佛法,被尊为律宗十一世祖,与虚云、太虚、印光大师并称为“民国四大高僧”。

Comments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洞见幸福01-1:对佛学的误会(弘一法师的故事)

洞见幸福01-1:对佛学的误会(弘一法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