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想退票还是想二刷?毕赣的《狂野时代》让迷影狂欢和大众观众噩梦同时成立 - 192
Description
「3C Studio」11月活动预告
*本期录制于2025年11月25日,上海
**本期节目完整版128分钟,烦请移步「关雅荻·刹极9秒」专辑订阅收听,感谢支持
开放对话的人:
关雅荻,资深电影人,「狂喜播客节」创始人
老圆,「大上海歌舞厅」主播
孙哲,「社会学人DAO」主播

本期主要内容:
在毕赣导演的新片《狂野时代》上映首周后的周二晚上,关雅荻在其全新的3C Studio空间,邀请了《大上海歌舞厅》主播老圆和《社会学人DAO》主播孙哲,与现场观众一起展开了一场关于这部艺术电影的深度对话。这场录制既是3C Studio的首场线下活动,也成为了一次对当下中国电影现状的深刻反思。
老圆作为普通观众的代表,坦诚地分享了自己在六线城市电影院观影时的痛苦体验。这部160分钟的电影让他从第20分钟就产生了离场的念头,全程充斥着自我怀疑——怀疑自己的受教育水平、艺术鉴赏能力,甚至怀疑自己配不配看电影。作为曾经的易烊千玺粉丝,老圆坦言这部电影几乎让他对电影院产生了PTSD。他那场观影从50%的上座率开始,最后只剩下五个人,这个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普通观众与艺术电影之间的巨大鸿沟。
与老圆截然不同,孙哲从社会学的视角提供了另一种解读。他在观影过程中被某个镜头击中——一个人的后背打开,里面是个后备箱,放映着记忆中的电影。这个极具迷影色彩的设计让他意识到,这是一部只有真正爱电影的人才能理解的作品。孙哲建议观众调整预期,把观影当作一次美术馆体验或者鬼屋探险,而非传统的娱乐消费。他强调,这部电影在即时满足盛行的当下,恰恰展现了延迟满足的价值。
作为资深制片人,关雅荻从产业角度提出了更为复杂的思考。他看了两遍电影,第二遍专门补看了那段著名的长镜头。他羡慕毕赣能够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集结如此资源拍摄艺术电影,认为这甚至是张艺谋都会羡慕的事情。但他也指出,毕赣虽然是目前国内最接近艺术电影大师的导演,却并未真正达到大师级水平。这是"时代的局限"——中国电影工业正在见证邻居韩国电影市场的崩溃式下滑,反躬自省也值得十足的警
。
讨论深入到电影的文本层面。三位嘉宾分析了影片中的历史隐喻——从1919到1999,每二十年一个节点,表面上在讲中国电影史,实则暗含对中国现代百年历史的关照。但老圆犀利地指出,一个1989年出生的导演对历史的呈现更多是想象和架构,缺乏真诚的生命体验。这种"24帧的虚假"让影片陷入了形式大于内容的困境。
现场观众的发言更是增添了讨论的多元性。有观众提到观影时感受到极度的寒冷,从下雪场景一直延续到最后江边的大雨;有观众坦言三位易烊千玺粉丝同事中途离场;也有观众表示即使看不懂也想去体验。这些真实反馈印证了这部电影的两极分化效应。
对话中反复提及的一个关键词是"播客"。三位嘉宾一致认为,播客已经成为电影的最佳伴侣。孙哲特别推荐了张彩玲、刘晴等人关于本片的播客节目,认为这些长时间的深度对话能够帮助观众消化这部复杂的作品。相比之下,短视频的碎片化和豆瓣短评的情绪化都无法承载对艺术电影的完整讨论。
关雅荻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中国拥有完整电影产业体系不过二三十年,这个成果来之不易却极其脆弱。韩国电影市场的崩溃正在实时直播,而中国电影也站在十字路口。在这个背景下,《狂野时代》的存在本身就具有了超越影片质量的意义——它代表着艺术电影在商业洪流中顽强生存的可能性。
这场对话最终指向了一个更宏大的主题:在短视频、即时满足主导的时代,我们是否还有能力欣赏需要延迟满足的艺术?在电影院日益萧条、市场单日票房不足3000万的当下,像毕赣这样的导演和《狂野时代》这样的作品,究竟是艺术的坚守还是市场的任性?无论答案如何,这场讨论本身已经证明:真正的电影文化需要的不是一边倒的赞美或批判,而是包容多元声音的对话空间。


时间轴:
00:04:49 老圆分享六线城市观影体验:50%上座率开场,最后只剩5人
00:09:12 老圆坦言第20分钟就想离场,看电影像"坐12小时经济舱最后3小时"
00:16:16 孙哲推荐张彩玲、刘晴的播客,分享被"后背打开放电影"镜头击中的瞬间
00:21:56 讨论《地球最后的夜晚》跨年宣发争议,老圆担心对电影院产生PTSD
00:37:00 解读影片历史隐喻:表面讲电影史,实则关照中国现代百年史
00:51:22 关雅荻谈"时代的局限":韩国电影正在全面崩溃的警示
01:00:00 讨论豆瓣开分6.5与退票率15%,孙哲分享影院哈哈大笑的观影结局
01:12:39 "播客是电影的最好伴侣"——对比短视频的浅层讨论与播客的深度对话价值
01:24:26 现场观众分享:看"苦"那段真的感到冷,推荐听播客理解电影
**本期节目完整版128分钟,以下内容烦请移步「关雅荻·刹极9秒」专辑订阅收听,感谢支持
01:34:40 玄学时刻:多位观众反映看完电影有"要感冒"的体感,具身化的4D观影体验
01:44:06 观众对比《无名》与《狂野时代》:流量明星+艺术导演组合的预期错配问题
01:54:20 延迟满足vs即时满足:短视频时代的多巴胺陷阱与艺术电影的幸福感悖论
02:00:14 播客与电影的媒介关系:息屏时间是与手机保持健康关系的方式
02:05:10 3C Studio三个C的含义(Connection、Charging、Collaboration)
————————————————————
<p style="col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