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天- 自己越界了還不知道?
Description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就是最基本的界線概念!
在美國住過的朋友都知道,家門口的草坪如果太雜亂是會遭到鄰居投訴的,甚至還有管委會會罰錢,因為他們覺得那是你的責任,是你的界線!
你也不能說關他們什麼事,因為會影響到整個地區的房價,這就是為什麼要有界線—因為你會影響到別人。
就像書裡說的,界線就是為了要讓愛的關係更長久更穩定,避免彼此傷害。
只可惜在我們集體性和威權性的文化之下,我們很少建立界線的概念,我們的人際關係就會變得很複雜。
不管買一部新車或是換了一個造型我們都很擔心別人說三道四,正是所謂「人言可畏」,不費一兵一卒,光是一張嘴就要你的命。
所以越界在我們的背景中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書裡逐項列出越界的範圍並且隨後都舉了許多對應的例子,我們就來挑幾個我們的文化中最常出現的現象。
1.最典型的反應就是怕人家生氣,因為我們在彼此的情緒上都很習慣越界。
我們從小怕爸媽跟長輩生氣,長大怕老師生氣,後來怕朋友生氣,婚後怕配偶生氣,老了怕小孩生氣,我們這輩子不是給人家氣受就是在忍受別人生氣,這其實是很混亂的情緒,缺少界線。
聖經告訴我們不要惹人家的氣總要盡力與人和睦,也告訴我們要慢慢的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不要製造情緒垃圾,這就是在講界線,不要把自己的情緒丟給別人。
同樣的,我們也不必全盤接收別人的情緒,不能因為擔心有人不高興,我們就沉默退縮不敢挺身而出,我們做該做的事講該講的話,別人要生氣那就是他自己的界線了。
2.我們常常在壓力感受的態度上越界
我們常常對別人說「你給我的壓力好大」這其實是一種越界的表現,因為我們並沒有去拒絕別人,是我們自己很不開心的接受了別人給予我們的壓力,我們太習慣接受這種暗示:「如果不接受,我們就不是好人,好孩子」,為了符合別人的期待,我們只好勉為其難接受了別人給予的壓力。
真正的做法是,我們要自己想清楚,我們願不願意去承受這個壓力。
耶穌來到這個世界上是完全自願的,他甘心上十字架,不會去抱怨任何人,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中他只是表達了自己承擔的壓力,卻從未抱怨別人給他的壓力,於是上帝就加給他力量。
3.我們常常為自己的行為找藉口
「都是你害的...」這句話經常出現在我們之間,恰好表明了我們無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在自己的行為上失去了界線。
太多的人認為是配偶或父母毁了自己的人生,我們忘記了沒有人可以毁掉我們的人生,只有我們自己可以毀去。
聖經明明說我們要為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和做的每一個決定接受上帝最終的審判,我們不可能在審判的時候賴給別人說是別人害我們的,不但如此,聖經甚至還提高了界線,告訴我們絆倒別人有禍了,意思就是說不要拿界線當藉口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我們不能說:「他被我絆倒是他沒有界線」,界線是拿來要求自己而不是拿來塘塞別人的。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所做的或善或惡受報。
4.我們常常在思想上混亂越界
「你怎麼想你就怎麼感覺」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事。
聖經也說「人一生的果效由心發出」,但是我們的心怎樣我們卻常常不知道,因為我們並沒有學會如何思考。
說也奇怪,我們從小上學接受了許多邏輯的訓練,卻很少有人教導我們如何思想人生,這部分在聖經中就稱為:「智慧」
有智慧的人就是在思想上保有自己的界線,不會盲目的樂觀或悲觀,知道何時該難過何時該喜樂,我們有辦法引導自己的思想而不是無法控制自己胡思亂想,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
總而言之,一個人一定要為自己負責,畢竟我們是自己來也自己走的,無人相陪,不學會界線一輩子都會很困惑。
今天的問題也只有一個:
你在哪個部分最容易越界呢?今天有沒有哪一點讓你驚覺自己越界了呢?
明天見,祝大家感恩節愉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YFMaVmvNEo&list=PLsNJO0nl_IhTCHhZ8pdzfb_mJxOenvgID&index=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