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改變帶來醫治2020第19天- 為什麼信仰沒有為我們帶來該有的生活品質?
第19天- 為什麼信仰沒有為我們帶來該有的生活品質?

第19天- 為什麼信仰沒有為我們帶來該有的生活品質?

Update: 2021-01-22
Share

Description

基督徒不能說的秘密就是—-為什麼傳說中的喜樂平安離我越來越遙遠?


剛剛接觸信仰的時候幾乎都是信仰的高峰,那個時候真的經歷了很多的平安喜樂,但是隨著時間的演進,信仰好像呈現疲態,當然也可能是越來越投入教會活動的勞累感讓我們愈來愈覺得彈性疲乏。


很多基督徒都找不到新的動力只能不斷地參加特會,但是回首一個超過10年的信仰,我們必須承認走下坡的遠遠高過向高處行。


其實真正的原因很多人都沒有察覺,答案就是:文化!


雖然我們在信仰中被教導上帝是我們最高指導原則,我們所思所行都是依據真理,但是靜下心來想一想,真正左右我們整個生活反應的其實還是我們的背景和文化。


畢竟我們不是一個基督教背景的國家,我們的很多傳統文化都距離聖經的觀念很遙遠,不管是對成功的觀念或是生活價值的追求甚至於對金錢的看法最重要的還有人際關係,這些與生活品質息息相關的文化才是真正左右我們生活方式的系統。


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朋友都知道,我們非常依賴許多的App,例如Line或是許多銀行與媒體的App都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真正決定手機是否好用的關鍵其實是「系統」。


目前市面上就分為Android和蘋果兩大系統,就算是同一個系統底下不同品牌的手機在跑這些系統的順暢度也有差別。


比較便宜的手機往往在你操作到比較複雜的時候他就會出現延遲甚至當機。


所以真正決定手機品質的關鍵是那個看不見的系統而不是看得見的App。


同樣的道理,就算我們成為基督徒但是真正操縱我們的思想意念和反應的往往還是我們的背景。


也就是說,信仰變成我們下載的一個App,我們雖然非常重視他但是卻沒有發現有一個更大的系統超越這個App,那個系統就是我們的成長環境與經驗。


舉例來說,「有拜有保庇」是民間非常普遍的觀念,這就是一種系統。


結果信主之後往往還在運用舊的系統,認為我都有作禮拜上帝怎麼沒有保佑我,卻完全沒有察覺這種觀念根本不屬於聖經。


所以我們禮拜天去聽了聖經的觀念並且產生高度的認同但是回家以後就忘得一乾二淨,自然而然活不出信仰的能力也經歷不到什麼平安喜樂,剛剛接觸信仰的驚喜只能類比為剛剛下載App的新鮮感然後這個App一個禮拜只打開一次,比較熱心的人說不定每天打開好幾次,但他終究沒有成為我們的系統,所以每到緊要關頭我們的老我就原形畢露。


所以要享受信仰的平安喜樂就必須真正讓信仰成為系統而不是App,從睜開眼睛到睡覺這個系統都會自然的運作讓我們成為光和鹽。


那麼,問題來了...


怎麼讓App成為系統呢?


答案就是要:「內化」


就是要把信仰放在心裡面不同的位置,現在的問題是,心裡的位置已經住了一個舊的系統,所以要先把舊的系統卸除,然後再載入信仰這個新的系統。


可惜我們不是機器,


所以不是給你一個小時就可以完工而是要花數年的時間漸漸更新,所以在這個課程我們首先強調的就是:時間!


我必須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去體會我現在到底驅動的是舊的系統還是新的系統,我們也必須每一天花時間親近上帝讓信仰的無形數據天天下載到我們的裡面,也就是所謂的耳濡目染。


一個人如果不聽詩歌,我們的情感就很難有跟上帝之間的交流,如果不讀聖經,我們的思想跟反應也不可能依循真理,只會呈現舊的性情。


希望這個比喻有助於大家找到信仰停滯不前的原因。


今天的問題也變得很簡單:


信仰是我的系統或是我的App?


祝大家系統重灌順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KINP-PZ8ds&list=PLsNJO0nl_IhTCHhZ8pdzfb_mJxOenvgID&index=20



Comments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第19天- 為什麼信仰沒有為我們帶來該有的生活品質?

第19天- 為什麼信仰沒有為我們帶來該有的生活品質?

Paul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