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禪心世界解脫生死之意義10
解脫生死之意義10

解脫生死之意義10

Update: 2025-09-17
Share

Description

解脫生死之意義(十)
明朝末年,有一位智祥大師,「禪林寶訓筆說」就是智祥大師所著述;其事母至孝,曾任明代武官,明朝亡國之後,即在湖南省紫雲山下建寺,同母親一起出家修行。圓寂的時候,遺書上交代修建石塔,將他的色身放置在石塔中,每隔三十年要開一次塔;圓寂以後,弟子就遵照遺囑,三十年開一次塔,結果發現他的頭髮長垂至地,指甲繞身三匝;所以每隔三十年,弟子就要開塔為其剃髮、剪指甲,到民國時代這件事情都還持續著。民國三十二年時,道安法師任佛國寺住持,預備於三十三年五月開塔,後來因為日軍入侵而作罷,而後大陸淪陷至今,就沒有人再承續此事了。
所以心念的生死,即身體生死的因;證到空性,無生滅之心,自然沒有身體生死的果報。
《別譯雜阿含經卷.第一(六)》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說法時,一日,難陀尊者來到佛所,至誠恭敬地頂禮佛足,隨即端坐一旁。此時,佛陀告訴眾比丘:「在所有的弟子中,善於說法者,難陀比丘最為第一;而容貌威儀端正,又出身富貴豪門者,難陀比丘最為第一;能夠捨離熾盛欲望者,難陀比丘最為第一;能夠收攝諸根,飲食知量,於初夜、後夜都能精進行道,修念覺支,正念正知恆常現前者,也是難陀比丘最為第一。」
「何以說難陀比丘能夠收攝諸根?因為他不執著於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何以說難陀比丘飲食知量?因為他食用食物只是為了止飢,而非貪著美味;為了修清淨梵行,只取自己所需的份量。何以說難陀比丘於初夜、後夜都精進行道?因為他在白天時經行,到了夜晚則坐禪,精勤斷除令眾生不得解脫的色、受、想、行、識五陰。在上半夜,他洗足後,便端身正坐,繫念專注,入於禪定;中夜時,右脇而臥,足與足相疊,專注繫念修念覺支,令正念正知時時現前;下半夜則正身端坐,專注修觀,從初夜到後夜都攝心修行,一以貫之,無有差別。
「善男子,難陀比丘得最上念覺,攝心不散,正觀東、南、西、北各方。於一切萬物皆能攝心觀察,不令錯亂。對於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都能能知其緣起,了達此諸「受」的起滅、久近。也明白了知諸「想」的起滅因緣,亦了達當安住在覺性上。比丘們當作是學,守攝諸根,飲食知量,初、中、後夜精勤修習,修最上念覺,大眾當如難陀般精進行道。」
佛又告諸比丘:「我現在教導大眾要學習難陀比丘所修之行,如果有比丘所修之行如同難陀,我也會教誡大眾向他學習。」佛陀接著說偈: 「若能善攝諸根者,亦能繫念節飲食,是則名為有智人。善知心起之體相,難陀如是我所歎,汝等應當如是學。」
佛說此偈後,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遺教經》云:「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從佛陀示現涅槃前對弟子的諄諄教誨,可知精進的重要。
所謂「精」,即精純無雜;「進」,則是不懈怠。無論世間或出世間,無論學業、事業、道業,皆需經過一番辛勤努力,才能有所成就。修行是為了生脫死、斷除煩惱,趣向究竟成佛之道,所以要發起長遠心、精進心,如《佛說無量壽經》云:「人有至心,精進求道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Comments 
In Channel
解脫生死之意義9

解脫生死之意義9

2025-09-1006:41

解脫生死之意義8

解脫生死之意義8

2025-09-0306:14

解脫生死之意義7

解脫生死之意義7

2025-08-2706:24

解脫生死之意義6

解脫生死之意義6

2025-08-2006:13

解脫生死之意義5

解脫生死之意義5

2025-08-1306:16

解脫生死之意義4

解脫生死之意義4

2025-08-0607:43

解脫生死之意義3

解脫生死之意義3

2025-07-3007:21

解脫生死之意義2

解脫生死之意義2

2025-07-2307:40

解脫生死之意義1

解脫生死之意義1

2025-07-1607:40

達摩二入四行觀8

達摩二入四行觀8

2025-06-1107:39

達摩二入四行觀8

達摩二入四行觀8

2025-06-1107:39

達摩二入四行觀7

達摩二入四行觀7

2025-06-0413:49

達摩二入四行觀6

達摩二入四行觀6

2025-05-2805:32

達摩二入四行觀5

達摩二入四行觀5

2025-05-2107:31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解脫生死之意義10

解脫生死之意義10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