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脫生死之意義7
Description
解脫生死之意義(七)
一般人的心有幾種習氣:第一、妄想心、攀緣心。第二、昏沉、瞌睡。第三、無聊。第四、無記。
無記有兩種境界,第一種空亡無記,在打坐的時候,忽然清清淨淨的境界現前,很舒適、自在,就將此境界當作真實、究竟的,始終停留在這種感受中而不知道用功,不知道突破,這就是空亡無記,守在這種空空洞洞的境界,這即是禪宗祖師所指「死水不藏龍」的境界,是無法開啟智慧,悟見佛性的。
第二種是獨頭無記,平時用功不得力,悠悠忽忽、散散亂亂,晚上的時候夢想顛倒。假如修行有了功夫,晚上是不作夢的,古人說:至人無夢,聖人醒夢一如,白天的心是清棈楚楚、明明白白,晚上也是如此,這就是功夫到家了。如果不能像聖人一樣無夢,至少晚上作夢,都是與佛法有關,與修行有關;或是作惡夢的時候,可以作主,看到恐怖的境界,知道修觀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或能提起正念。作夢就是獨頭無記。
黃粱夢
唐玄宗開元年間(七一三—七四一),有位青年盧生,在邯鄲旅店中遇到一位老道士呂翁,兩人一見如故,談得十分投機。談著談著,盧生看到自己一副窮酸相,嘆了口氣說:「唉!像我這樣一個男子漢大丈夫,沒想到竟會落到這個地步!」
呂翁問:「你現在不是不錯嘛,何必嘆氣?不過,我倒很想知道你究竟有什麼想法?」
盧生聽了,沒精打采地說:「大丈夫活在世上,應該幹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出將入相,建立功名,享盡榮華富貴。可是,我一個窮書生,至今一事無成。」
盧生說罷,不由打起哈欠,看到店主正在蒸黃粱飯,便說:「我睏了,很想睡一會兒,飯蒸熟了再叫我起來吃。」
老道士拿出一個瓷枕來,對盧生說:「枕我這個枕頭,定叫你心滿意足。」
盧生枕著枕頭,立即睡著了,做起夢來。
夢中,他娶望族崔氏女為妻,中了進士,飛黃騰達,被任命為河西節度使,率兵打退了吐蕃的侵擾,開拓了大片疆土,回朝後做了十年宰相。後被奸臣誣陷,逮捕入獄。他哭著對妻子說:「我多年來追求功名利祿,真是何苦!我希望自己能穿著粗布襖,騎著小青馬,無拘無束地在邯鄲道上自由來往,可惜這種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說罷,拔刀自殺,但沒有成功。後來皇上免了他的死罪,把他流放到邊遠地區。過了幾年,皇上發現這是一樁冤案,重新起用他,他又風光起來。他和妻子生了五個兒子,他們全都當了官,同有錢有勢的人家聯姻。他兒孫滿堂,享盡榮華富貴,一直活到八十歲。
就在這時,盧生伸伸懶腰醒來,發現自己還睡在旅店裡,呂翁仍坐在旁邊,而店主的黃粱飯還沒蒸熟呢。(《枕中記》)
世事如幻,往事如煙,回想此生,何異一場大夢?
人生如夢,何不早日尋找真實的歸宿?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