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成为更好的父母091 两孩家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091 两孩家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091 两孩家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Update: 2020-08-23
Share

Description


这个周末有朋友来访,他家 2 个女儿,老大 4 岁半,老二八个月大。当爸爸的忍不住当场跟我们称赞妹妹:妹妹超级爱笑,带着她我就心情很好。妹妹也喜欢除了爸爸以外的男性,不像姐姐当初就只粘着我,现在外公也很开心,因为终于有个小的愿意让他抱抱。老二也睡整觉,老大当初也是这样的…


你们有发现吗?我们有时候还是会不自然地拿老大来做例子,然后比较之心就起来了。


当孩子都上学了以后,家长的比较可能会更明显。


我一位朋友 H 家是这样的姐弟组合,H 总说:我家姐姐学习很自觉,作业生活各方面都很独立,而弟弟就让我们伤透脑筋,在学校各种行为问题,学习成绩也不好,而且就跟小女生一样,很容易情绪化。


朋友 J 家里的哥哥弟弟组合也很让她头疼:哥哥以前成绩很好,可是一到初中后就出现各种问题,经常丢三落四,成绩也很遗憾的一退再退。而弟弟呢,却是那种超级自立的,第二天的东西不用交代,自己头天晚上肯定都全部整理妥当的。


同个爹妈生养的孩子,为什么差别会那么大呢?我今天想要跟所有父母喊停「比较」,让我们不要再在孩子之间做比较。


1- 两个孩子之间的比较,未必能带来预料中充满激励的竞争


家长喜欢把两个孩子当成一个整体来看,但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们分别都是独立的个体。

H 家姐姐学习很优秀,和弟弟有什么关系呢?换个角度,J 家哥哥总丢三落四,弟弟也不需要对此负什么责任啊~因为孩子们会得到什么样的兄弟姐妹,不是自己决定的,也无法保证每个孩子正好最爱干的事情都是学习,每个孩子都能有符合家长要求的那些标准动作。


一旦有了比较,可能学习就享受不到任何乐趣了,因为就算他再努力,充其量也就是做得和姐姐一样好,这又凸显不了自己的特别。可是如果在体育运动方面自己可比姐姐强多了,比姐姐跑得更快,游泳也更有耐力。往往通过家长的比较,孩子感受不到家长「良苦用心的激励」的目的。


2-两个孩子之间的比较,会影响手足之情。


这里举个可能不太恰当的例子,如果你本来有个关系不错的朋友,你的伴侣总是在你面前夸他,拿你们倆做比较,说他要比你强多了,要你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方方面面,说得次数多了以后,请问你心里会怎么想?首先,这种感觉就很差,可能会影响你和这位朋友,甚至是夫妻之间的关系。其次,你恐怕会更容易看到这位朋友身上的缺点,而不是真心把对方当成榜样。


其实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的,兄弟姐妹之间的良好关系比父母对他们的赞赏更重要。哪怕取得了一些成绩,孩子们也会因为比较而无法真正为自己感到快乐。两个孩子之间原本的合作关系被破坏,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冲突,就比如故意拿走或弄坏姐姐的某样东西,让她一整天都不痛快。


父母们其实想要通过比较,来鼓励另一个相对有弱点的孩子进步。但是兄弟姐妹间这样的比较,父母恐怕是永远也无法得偿所愿的。因为当我们举了优秀的姐姐为例,那么给孩子的信息就是,你把表扬给了姐姐,而把批评给了弟弟,这就破坏了关系。但是如果我们用「孩子自己的力量来鼓励」他进步,也就是把表扬和批评都只指向一个人,那么我们的批评建议孩子会更容易听进去。也不会破坏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所以我们建议家长做另一种尝试,让我们不要只盯着孩子的弱点来看,什么地方做的不好,而是看到每个孩子自己身上的长处,并鼓励孩子自身的优点,以自己为榜样基础,并认为自己能做得更好,也接受手足间的监督,并想办法成为父母「最喜欢的」那个孩子。


今日互动


观察下自己平时的言行,看看是否有不经意的比较存在呢?



Comments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091 两孩家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091 两孩家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