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卸下标签,一场餐饮创业坦白局|对话汪小菲
Description
</figure>在与汪小菲对话前,我意识到大众对他的关注,常常绕不开那些围绕他私生活的讨论与标签。但在这次长达两小时的交流中,我选择将目光聚焦于他作为餐饮人的这一面。他不回避过去的起伏,也不刻意强调未来的野心,而是以一种近乎坦诚的姿态,回溯自己与餐饮行业相伴二十年的路径。
我们从他36岁那年出版的自传《生于1981》聊起,回溯了他从北京大杂院到巴黎求学,再从俏江南、兰会所到麻六记的创业历程。我看到的是一位对行业有深刻思考、甚至有些传统的经营者。他谈川菜,坚持“古法”,拒绝为了创新而改变菜系的本味;他谈经营,在追求规模化的市场里,珍视厨师手艺带来的“烟火气”和细微差异。
他毫不避讳过去的挫折与转型的艰难,当整个行业都在内卷价格、压缩成本时,他却提出要“化简为繁”,希望为顾客提供更完整的情绪价值与审美体验。
或许,每个人都有许多面向。而在经营麻六记、在谈论菜品、供应链和团队建设这件事上,我能感受到,汪小菲是认真的。这份在传统行业中深耕的定力与长期主义,或许是他更希望被大家看到的另一面。
<figure>
</figure>主播:大武老师
嘉宾:汪小菲,麻六记创始人
<figure>
</figure>本期节目是和微博财经共同策划,由微博财经独家出品的视频播客栏目「别叫我总」,完整视频在这里
<figure>
</figure>“如果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那么无论你走到哪里,巴黎都会一生跟随于你”
00:42 生于1981,但我更像个70后
04:02 初到巴黎:用学生卡吃三个月麦当劳
08:35 本来想学服装设计
10:35 巴黎的课堂在街边橱窗
12:08 我第一次接触时尚是ZARA
“创新不是彻底颠覆一些东西”
16:57 我为什么不做融合菜?
19:31 做川菜的基因要回溯到“阿兰酒家”
23:31 回国后我为俏江南做的三件事
31:08 服务北京奥运会,给龙井虾仁喷龙井茶
35:26 五年50家,从高端餐饮转向大众餐饮
39:09 川菜必须靠人炒,要允许厨师做菜的口味差异
41:56 我们就是要“化简为繁”
46:38 卷价格没用,关注菜品毛利是不对的
51:39 “麻六记”诞生记:本来是个台湾小店
1:00:31 人均几十块、有酒喝的“小麻六”来了
1:08:01 酸辣粉的成功逻辑
1:14:55 “锋味”这个品牌做得好
“还是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1:19:27 和舆论共处,要学会接纳
01:23:01 如果有一天我不做餐饮了..
.01:26:10 童年记忆:清苦与“颠沛流离”
1:34:29 我想对20年前的自己说...
<figure>
</figure>【收听渠道】
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Poscast|微博音频|QQ音乐|网易云音乐|豆瓣|知乎|B站
【联系方式】
【大武老师的另一档播客】
《武湖四海》:女性视角解读社会、文化、生活、两性
【欢迎扫码添加小助理进群,小助理柚子同学微信:aaa18500516,请备注“武财人”or“加群”】
<figure>
</figu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