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 海外商业观察 I 望向南半球,中国品牌出海在澳洲市场也有“不容忽视的潜力”
Description
在全球品牌加速出海的浪潮中,为什么澳大利亚这个经济体量可观、文化开放、消费力强的市场,却长期被中国品牌“忽视”?本期「贝望录」Bessie邀请在墨尔本生活和工作多年的 Emily 顾源,从本地生活与营销经验出发,带你重新认识这片“南半球的世外桃源”。节目中,两人从澳洲的经济规模与消费结构谈起,延伸到多元文化如何影响品牌策略,并通过中国新能源汽车、Shein、TCL 等案例,剖析澳洲消费者的务实风格、环保偏好,以及他们对中国品牌的接受度。Emily 还分享了澳洲本土品牌的出海历程——从代购时代到数字化转型,每一个品牌都面临如何在全球化中寻找位置的挑战。作为在澳洲职场打拼的华人,她也带来了第一手的观察与经验,希望可以为正在谋划海外生存的华人带来启发。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Emily Gu顾媛
在澳洲工作生活 11 年的 B 端营销人, 热爱升级打怪与新鲜事物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广告营销行业资深从业者,商业观察者
【本期内容提要】
[03:00 ]澳洲是人均GDP6.4万美元的英语系“潜力股”
[05:00 ]澳洲在APJ区域的“战略小巨人”角色
[07:24 ]从“白澳”到多元移民,澳洲的社会结构决定了消费多样性
[11:31 ]多元移民社区塑造了澳洲的零售业态和消费习惯
[12:22 ]理解原住民文化是品牌落地的第一步
[16:09 ]多元文化职场的丰富和挑战
[21:41 ]从UGG到Aesop,澳洲品牌的出海路径和打发法各不相同
[23:44 ]澳洲品牌国际化草根史-代购时代
[27:47 ]澳洲科技品牌出海是战略布局
[34:32 ]在澳洲,邮件营销还很活跃
[36:24 ]澳洲的软实力输出,比如艺人与国家形象绑定,也影响消费偏好
[41:07 ]汽车、电动车、奢侈品,都藏着机会
[46:11 ]中国品牌在澳洲市场面临着制造和品牌化两条赛道
[52:40 ]AI无法取代本地人的“文化嗅觉”
[54:55 ]华人在澳洲的职场天花板也并非不能突破
[01:00:06 ]澳洲消费者既坚持实用主义、偏爱低碳环保的品牌又坚持为本地品牌买单
[01:06:55 ]澳洲市场有巨大潜力,但要有耐心也要尊重本地文化的微妙之处。
[01:08:00 ]我们的建议:既要重视文化,又要重视人才
【后期制作】
Jean(播客公社)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