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島嶼共聲.傾聽台灣20年的藝術季與25年的守護,走進2025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
20年的藝術季與25年的守護,走進2025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

20年的藝術季與25年的守護,走進2025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

Update: 2025-09-09
Share

Description

台灣歷史最久的環境藝術祭「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今年即將於9月14日起在關渡自然公園登場,並持續至12月31日,迎來具有紀念意義的20週年!

25年來,由台北鳥會認養經營的關渡自然公園,以棲地保育與環境教育作為核心工作,為民眾守護淡水河畔的重要濕地生態,成果已獲得國際獎項肯定。而「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則成為其中的一環,讓藝術成為推廣與連結自然的方式。

本屆藝術季以「看見關渡:自然作為一個解方」為策展主題,呼應全球關注的自然解方(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也彰顯藝術季一直以「自然為主」策展方向。自然不僅是展覽的主題與場域,更是創作的媒材,展現藝術與環境「三位一體」的獨特關係。

<figure class="image"><figcaption>藝術家李蕢至(左2)指導緯創資通志工進行作品《浮脈》的製作。</figcaption></figure>

今年共有7組藝術家/團隊參與,其中6組曾在過去藝術季創作,再度回到關渡延續對土地的回應。像是美國藝術家Herb Parker、立陶宛藝術家Arvydas Ališanka、南韓藝術家Bonggi Park,以及台灣藝術家李蕢至,都以新作呈現人與自然的互動。荷蘭行為藝術家Ieke Trinks,則是首次造訪關渡的藝術家,他將以展演、參與的方式進行創作。社區性的參與也是關渡自然藝術季的軸心之一,今年北藝大藝教所與關渡國中學生也透過協同共創,讓更多年輕世代參與其中。

<figure class="image"><figcaption>緯創志工學習輪口編技法,用以製作《浮脈》的窗戶。</figcaption></figure>

除了藝術家,志工群體的參與也成為藝術季的重要亮點。除了各藝術家都有志工協助外,今年李蕢至創作的作品《浮脈》,更集結了52位緯創資通的志工攜手完成。創作過程從採集、整理自然素材開始,體現「共同創造」的力量。

在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自然、藝術與人相會,共同構築一場彼此交融的感官體驗。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透過聲音,走進這場藝術盛會!

<figure class="image"><figcaption>緯創資通董事長林憲銘(前排左3)出席《浮脈》的揭幕儀式,與志工同樂。</figcaption></figure>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20年的藝術季與25年的守護,走進2025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

20年的藝術季與25年的守護,走進2025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

jeffery.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