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松露炒饭·书局2507.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战争碾碎机下的女性苦难 我们探寻来处 直面先辈创伤
2507.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战争碾碎机下的女性苦难 我们探寻来处 直面先辈创伤

2507.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战争碾碎机下的女性苦难 我们探寻来处 直面先辈创伤

Update: 2025-08-10
Share

Description

欢迎收听松露书局,这一期我们聊《她来自马里乌波尔》。这本家族自传的时代背景是20世纪上半叶的东欧地狱。马里乌波尔作为乌克兰战略重镇,历经俄国内战、斯大林主义恐怖、纳粹入侵、强制劳工掠夺,普通人在历史夹缝中如蝼蚁般求生。

作者娜塔莎·沃丁凭借母亲遗留的碎片信息,踏上寻根之旅。通过互联网与档案挖掘,她拼凑出乌克兰家族在斯大林大清洗与纳粹统治下的悲惨遭遇:父亲死于古拉格,母亲沦为强制劳工,最终在德国难民营绝望自杀。

我们会聊到作者的寻亲动机,我们对故乡的理解与情感,对战争的反思,以及战争中女性的苦难与创伤的代际传递。

请允许我在此再介绍一下纳粹德国的“东方劳工”-Ostarbeiter。

1. 大规模掳掠计划: 随着纳粹德国在1941年入侵苏联后陷入人力短缺困境,纳粹政权制定了系统性计划,大规模强制征用和绑架苏联占领区(主要是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西部)的平民作为劳动力,即“东方劳工”。

2. 规模与对象: 据估计,约有 300万至500万男女平民被强行运往德国及其占领区。他们大多是15-35岁的年轻人,包括大量学生、农民、工人,许多人是在街头、家中或工作场所被突然围捕带走。

3. 种族等级制度下的奴工: 在纳粹的种族意识形态中,斯拉夫人(尤其是苏联人)被视为“劣等民族”。因此,“东方劳工”处于德国强制劳工体系的最底层,地位低于来自西欧的劳工。他们被强制佩戴醒目的“OST”(东方)标识(通常缝在衣服上)。

4. 非人化待遇:

恶劣生存条件: 被囚禁在简陋的集中营式营房,缺乏基本卫生设施、保暖衣物和足够的食物(配给量远低于德国工人和西欧劳工)。

超强度劳动: 被迫在军工厂、矿山、农场、建筑工地等从事最危险、最繁重的体力劳动,工作时间极长。

残酷管制: 遭受监工、党卫军和盖世太保的严密监视、体罚、虐待和侮辱。逃跑会面临严厉惩罚甚至处决。

医疗匮乏: 基本得不到像样的医疗照顾,疾病(如肺结核)和工伤死亡率极高。

性剥削: 许多女性劳工遭受强奸和性虐待。

5. 高死亡率: 由于饥饿、疾病、过度劳累、恶劣环境和直接暴力,东方劳工的死亡率极高。据估计,每三个东方劳工中就有一人丧生。

6. 战后困境与沉默:

“污名化”: 战后,许多返回苏联的东方劳工被本国当局怀疑“通敌”或“背叛”,遭到审查、歧视甚至送入劳改营(古拉格)。这导致幸存者及其家属长期噤声。

赔偿缺失: 与某些其他纳粹受害者群体相比,“东方劳工”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德国政府和社会严重忽视,其苦难未得到充分承认和赔偿。

历史遗忘: 冷战格局和东西方的隔阂,使得这段涉及数百万人的悲惨历史在西方公众意识中长期被边缘化。




Comments 
loading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1.0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2507.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战争碾碎机下的女性苦难 我们探寻来处 直面先辈创伤

2507.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战争碾碎机下的女性苦难 我们探寻来处 直面先辈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