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7.英伟达4w亿美金市值背后的“算力挤兑”和“供应商锁定”
Description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英伟达4w亿美金市值背后的“算力挤兑”和“供应商锁定”,来自橙子不糊涂。
2025年07月9日英伟达市值突破4w亿美金市值,很多投资者都有期待,但真的看到那个数字跳动着突破40000的时候,还是非常激动的,大呼牛啤。
直接讲核心观点,本轮英伟达持续创造历史、今天更是突破4w亿美金市值,同时博通、台积电也持续创新高背后的核心逻辑只有1个:未来18个月里,北美AI巨头进行的“供应商锁定”战争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算力挤兑。下面我们详细聊聊。
这一切的起因要从3月26号的“吉卜力”风暴说起。
这一天OpenAI官宣GPT-4o全新的文生图模型,称其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图像生成器,具有高度准确和风格化的视觉效果”。也许是剧本,也许真就是神来之笔,Sam与其他两位同事在现场拍了合照,然后直接要求GPT-4o生成一张动画风格的图片。演示过程中,Prompt并没有提到“吉卜力”,可能因为之前他们有试用过、有记忆,或者其他什么原因,GPT-4o生成了一张吉卜力风格的合照图,这图片的准确度简直是逆天,“吉卜力”风格文生图在1天之内火遍全世界…Sam说:“请各位停止生成图片,这太疯狂了,我们团队需要休息”。
接着我们看ChatGPT的用户增长轨迹:
2022年底-2023年3月,ChatGPT横空出世,3个月内用户数突破1亿;2023年3月,GPT-4发布,用户数从1亿飙升到3亿;2024年12月,OpenAI 发布Sora,用户数从3亿飙升到4亿…2025年3月,吉卜力全球出圈,1小时增长100万用户,1个月周活跃用户翻翻,从4亿到8亿…
我搜索了些数据,我们可以来看一下:
目前ChatGPT在全球已经拥有2.25亿日活移动用户,其他竞争对手不足5000w;ChatGPT移动端日活跃度数量在6月同比增长了503%。
但ChatGPT并没有干掉谷歌,谷歌移动端有20亿日活跃用户,而且在5月和6月都同比增长了13%。
7月最新的数据,Perplexity 的全球流量环比增长6%,达到430万次访问量,同比增长176%;Claude的流量环比增长17%,达到380万次访问,同比增长156%。
年龄在16-24岁之间的用户越来越多地使用谷歌进行产品研究,谷歌还在较基础的流量中获得了更多份额,有30%的16-24岁用户表示,当他们确切知道自己想要购买什么产品时,首先会访问谷歌,这主要是从亚马逊那里夺取的市场份额。
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首先,ChatGPT已经在AI应用里获得了明显的领先优势,对谷歌造成了明显的冲击,尤其是在AI应用领域;
其次,但谷歌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流量入口,并且借助Gemini在快速追赶ChatGPT;
而且其他已经领先的模型,比如Perplexity、Claude,绑定AWS的也都在快速成长;
所以我们可以预测,未来18个月,OpenAI和谷歌继续保持加速增长,尤其是考虑到OpenAI即将释放的GPT-5,同时谷歌也发布新的大模型,每一次OpenAI跨代的产品发布都会产生新的流量虹吸,带来真正的“供应商锁定”。
也就是说,结合记忆+用户数据导入,大量用户会选择ChatGPT或者Gemini作为自己的首选、日常AI大模型工具,而不会再“试一试其他模型”。
这意味着:大模型战争的初代胜利者已经出现,而其他巨头只能深耕垂直领域,某些比如Meta甚至可能被玩儿坏这就能很好理解为什么Meta最近那么疯狂的抢人,一旦有了10亿大模型用户,OpenAI必然可以涉足社交等等领域,Meta拉垮的模型基本上毫无悬念的被砍瓜切菜。
所以,未来18个月,巨头只能选择海量投入资源,确保不被其他对手抢走自己的用户。
如果想要留住用户,就要事实上“降费用”,或者同样的费用提供更高阶的服务。OpenAI搞的2w美金每年订阅纯属“AI能力宣传”,对于用户竞争毫无意义。未来只能用2000美金费用,提供过去2w美金的产品,才有意义。那么打价格战需要什么?
需要海量算力投入,从而可以训练出超强的模型+低延迟+少宕机+强推理,甚至需要搞营销,限时降价、乃至免费,潜在的赢家迹象目前已经非常明显,面对未来数十万亿美金的超级市场,想继续留在场内玩家的一定要确保自己不被甩下车,所以抢夺用户将是未来18个月的唯一目标…
为什么是18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