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5.当A股再度站在4000点门前
Description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当A股再度站在4000点门前,来自锦缎研究院。
整整十年,A股再度新高。资本市场的巧合,向来都是发生在不经意间。十年之期一到,A股就跃跃欲试,再次站在4000点分水岭的垭口。
本文将从估值和基本面的视角出发,从五个切面,深度对比剖析经过十年发展,再度直面4000点的A股有何不同。
首先,从市场估值来看,虽然市场整体的估值相对高位,但杠杆率可控。
我们选取了2015年7月为对比样本,当月A股整体一直横盘在3700点与4000点之间,平均的历史点位中值在3850点左右,与25年九月的市场表现类似。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轮牛市的各种数据。
第一,相比15年,25年市场规模翻倍有余。
过去十年间A股市场最大的变化就是规模急剧膨胀,一方面IPO从核准制逐渐过渡到注册制,加快了企业上市流程,另一方面科创板同样为市场带来了更多具备成长性的新鲜血液,2015年7月暂停IPO前夕,沪深A股“仅有”278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而截至25年9月12日,沪深A股不含北交所,已经有5154家企业。
同时以市场整体的总资产规模来看,2015年仅有54万亿左右,而现如今达到了115万亿以上,即便科创板带动了体量相对较小的企业规模性上市,但整体来看平均单一企业的估值水平,依然上涨了14%。
也就是说,在不考虑进场时机的情况下,今年的4000点关口实际的收益水平是要高于2015年4000点的收益水平的。
第二,25年市场估值整体处于高位区间,但仍相比2015年略低。
看一下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25年九月A股整体的滚动市盈率口径下的倍数约为21.7-22.1倍之间,去年9月末行情之前,整个A股的估值区间在14.8-15倍之间,纵向来看现如今的估值膨胀率已经达到了50%。
以21.7倍的估值计算,目前A股整体的估值百分位达到了46%左右,看似在中位区间,但实则过去十年间,高于目前估值的时间跨度,仅占16.3%,已经处于相对高位。
但是如果我们横向对比,其实现在的绝对估值并不算高,2015年7月整体的平均滚动市盈率约为24.1倍,明显要高于现如今的估值水平。
第三,再观察下今年A股流动性,流动性动能强且杠杆率并不算高。
流动性层面,自2024年9月末以来,平均交易额明显提速,并且受益于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本轮行情日均交易额要远高于2015年同期。同时,今年以来两融余额屡创新高,尤其是迈入9月以后两融余额突破了2.3万亿,不仅超过了2015年,也创造了本年度历史新高,流动性目前来看相对充足。
当然市场上也有不小的声音认为两融余额突破2015年高点,意味着流动性接近饱和,也有可能再次重现2015年高杠杆危机。但是十年过去了,显然市场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以目前融资余额和流动总市值的比例来看,仅为2.5%,虽然高于过去十年的均值,但相较于2015年4-5%高点还有明显的差距,并且融资余额占比也明显低于2015年同点位的水平。所以不太可能出现2015年流动性过剩反噬的情况,至少现阶段还差的远。
第四,2025年资金结构比2015年更优。
目前A股整体相较于2015年同点位,还具备一个显著的优点,市场存量资金的结构优势更大:
其一,过去十年间,以总流通市值口径计算,市场玩家中基金持股的份额占比提升了2%左右,社保持股提升了0.5%左右,长线资本相对稳定。其二,2015年同点位下,A股市场一般法人持股65.7%,而目前仅为55.4%,大幅下降了10.3百分比,而相对应的散户持股比例有所提升,劣势是市场横向波动周期会变长,但是好处是高位减持压力明显变小。
综合来看,现如今A股相较于2015年的上下半场交接之际,在市场整体层面,无论是估值、杠杆率、流动性还是结构,都具备一定优势。
看完了市场整体的情况,我们再从行业视角出发。
回顾下这两轮4000点,驱动市场增长的行业有何不同,行业整体的估值水平又有何差异。首先是两轮牛市主线不同,从15年到25年,从地产基建牛到电子半导体牛。
2015年从3000点抬升至3800点,经历了29个交易日,这一轮A股站稳3000点是去年9月26日,至今大约经历了235个交易日左右,慢牛的特征明显。
2015年突破4000点的行情中,增速最快的行业为建筑装饰、机械设备及交通运输,整体来看围绕的就是大基建和地产。通信和电力设备表现也很不错,彼时移动互联网基建还未落幕,5G时代还未来临,正是资本开支密集周期,也比较符合当时的核心叙事。
而2024年以来驱动本轮行情增长最明显的行业分别为电子、综合行业,似乎是两个不同的增速逻辑,但实则围绕的都是半导体。半导体是电子行业增速最快的二级行业,综合行业中带动增长的东阳光也是电子元器件制造.
同时今年以来的小牛市与2015年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分化行情比较明显,我们可以看到去年以来申万涨幅居前的行业增速均超过了100%,而2015时增速最高的行业也不到80%,属于普涨行情。
其次,虽然说本轮牛市行业估值短周期处于相对高位,但谈泡沫有点早。
再来看一下行业具体的估值水平,目前绝对估值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国防军工、电子和计算机,估值倍数均突破了50倍。
横向比较估值百分位来看,申万一级31个行业中,有22个行业的近三年估值百分位突破了90%,其中有18个行业百分位达到了95%以上,几乎是人是鬼都在秀,只有白酒在挨揍。
<strong style="color: #FC5832; font-family: Helvetica,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