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雪球·财经有深度2995.本轮储能持续增长的动因分析
2995.本轮储能持续增长的动因分析

2995.本轮储能持续增长的动因分析

Update: 2025-09-26
Share

Description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本轮储能持续增长的动因分析。来自巴菲特读书会


这轮储能行业景气度提升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持续性?我们来讨论一下本轮储能行业上涨的几个逻辑。


首先,第一个问题。目前国内储能涨价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涨价是否有确定性?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首先是电芯层面:涨价先是从原材料碳酸锂开始的。电芯价现在已经涨上去几个月了。首先原材料部分从2925年初的五万涨到八万。电芯的储能物料清单成本,电芯材料占40%,折成碳酸锂占到17%~18%。碳酸锂涨价实际上是导火索,最本质的还是因为供需关系。


从产能来看,行业头部产能利用率只有80%到85%。没有打满的深层次的原因是历史产能剩了很多,这两年行业基本没有扩产能。今年又赶上一代大电芯的迭代,公司要把原来的产线改造成适配下一代电芯的产能。就是把当前主力314毫安时的产能去停一部分,然后去改造产线准备下一代。


即使原材料价格再往下走,价格也很难回到之前的水平,因为实际产能已经缩减了。和电芯厂谈合同,基本上是包量或者包销,条款非常苛刻。假设原材料价格往下走,导致电芯往下两分钱,能给客户分五厘就不错了,现在电芯厂很强硬,产能要么就按照这么来,要么就给别人了,当前就是这么紧俏的情况。


再从PCS层面,也就是储能变流器角度来看,主要是海外市场看,海外也就两三家公司,他们PCS能够得到客户的认可。PCS扩产能会比较快,比较容易一点,但是他们当前的产能也不多,所以PCS厂家也有可能会跟着这一波往上调价。海外公司有几个项目价格已经调上去了,但是要大规模的PCS往上调价目前还待观察。


第二,未来电芯规格是否统一?


当前没有自有电芯产能的企业大多已开始规划自研电芯。下一代电芯的发展,头部电芯企业希望主导行业技术路线,尽管多家头部企业均在推进587规格电芯,但各家的电芯尺寸并不统一;因为587规格的尺寸差异,会让系统经销商只能绑定单一电芯厂商,若想更换合作方,需对储能电池包、整机结构、热管理系统及消防方案重新设计,操作难度极大。


电芯尺寸的差异化,会改变行业原有合作模式,进一步加剧当前电芯市场的竞争与整合态势。例如无电芯的系统集成厂,在与电芯企业合作初期,就需敲定包销、保量等深度绑定条款,行业逐步形成 “深度绑定合作” 的竞争格局,中小系统厂商的选择空间将进一步收窄。


第三,现在户储和工商业都要用大电芯储能产品吗?


当前市面上主流的工商业储能产品以 200千瓦时和 260千瓦时为主,二者均采用大型储能同款的大电芯,甚至电池包配置完全一致。


从后续趋势来看,工商业储能也会跟进大储的技术路径,直接将大储的电池包拿过来复用,无需额外做定制化开发。


户用储能的电芯容量正逐步向大尺寸升级,从早期的30毫安时、50毫安时,慢慢过渡到100毫安时、200毫安时 ,目前280毫安时 电芯已较为普及。这一升级源于两年前的降本需求,当时行业从100毫安时及以下的小安时电芯转向280毫安时大电芯。


第四,这一轮储能需求端的增长最核心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因为全球储能市场需求整体呈持续增加态势美国市场表现尤为突出。若不是上半年受报复性关税影响,美国市场本有望实现 50-55吉瓦时 的装机量;尽管上半年进度受阻较多,仍完成 18吉瓦时 装机,全年需求预计仍能达到 45-50吉瓦时。去年美国还出现储能抢装现象,核心是当时市场预期电芯关税将上调。


美国储能市场持续火热的关键在于项目高收益率,自前年起,美国大储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就稳定在 11%-13% 的两位数区间,收益来源已相对稳固。欧洲市场情况类似,储能项目收益率同样能达到两位数,只是略低于美国市场。


第五,2026、2027年的储能行业趋势判断在细分上利好哪些环节?


2027 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预计不会低于430吉瓦时,其中今年市场规模预期约250,明年预计达320。到2027 年,储能产品形态将发生较大变化,届时市场将以大电芯为主流,587规格电芯有望成为核心选择。当前587规格电芯成本高于314规格,但随着产能规模扩大,成本预计逐步下降;行业毛利率水平有望稳步提升,即便后续产品售价有所下降,毛利率仍具备维持能力。


与此同时,温控、消防、储能变流器等配套环节将同步发展,随着储能市场体量持续增长,未来有望达到与光伏市场相近的规模。预计未来几年光伏市场规模维持在500-600区间,而储能行业的产值将远高于光伏行业,市场价值潜力更为突出。



聊完电池供需,我们再来对最近的136号文进行解读。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136号文的核心要点,顶层首次明确储能作为十五五期间促进风光消纳的核心设备,需求具备政策托底;新能源绿电商业模式加快完善,政策+收益率驱动需求存在较大超预期空间。


从需求看,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目标180吉瓦以上,2024年底累计73.76吉瓦,25-27年均需装35.41吉瓦以上,较4年110吉瓦时新增增长,政策托底预计实际更高;高耗能行业源网荷储落地将带新增需求,25年新增预计150-160吉瓦时、全球增速50%+,26年增速上修空间大。


从商业模式看,各省密集推进上升电价:山西提高定价后,青海也提出适时给予储能容量电价,宁夏出台电网侧储能容量电价征求意见稿。另外,青海提到试运行中现货价差已达到0.57元/千瓦时,预计储能现货套利收益率较高,年内多数省份将进入现货连续结算,26年底完成省内市场正式运行,现货+容量支撑收益率发生本质改变。



再来了解差价合约在国内政策上具体的体现。


边际成本定价机制已正式确定,目前行业内进度领先的项目已成功跑通交易成本定价流程,该模式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应用。差价合约的意思就是交割了之后进行结算,先出价,出价各个省的差异化可能比较大,有的省出量不出价,有的省出价又出量。但肯定是先出量,出量到最后结算,出完价之后再定价,定价完之后结算。


<p style="color: #333333; 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30px; font-family: Helvetica,Arial,
Comments 
loading
00:00
00:00
1.0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2995.本轮储能持续增长的动因分析

2995.本轮储能持续增长的动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