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山外山30 从四川农村到澳洲全奖博士:十年磨一剑的突围
30 从四川农村到澳洲全奖博士:十年磨一剑的突围

30 从四川农村到澳洲全奖博士:十年磨一剑的突围

Update: 2025-08-20
Share

Description

晓晓:《100位农村留学生发起人》

小碗:  农村出生,对外汉语本科,去泰国做过志愿者,也在香港做过科研,最终拿到澳洲的全奖博士

【本期节目介绍】  

这个在农村油条摊边识字长大的女孩,带着对外汉语本科背景闯过泰国支教、香港科研、深圳实验室,最终落脚悉尼麦考瑞大学的言语认知实验室。她的轨迹像一组声波图谱,记录着资源匮乏者如何用十年校准频率。  

2015年汉办志愿者选拔改变了一切。在泰国大学教汉语的日子,她发现「优等生」标签远不如真实的生命体验重要。当她把自编汉字教材送给泰国同事时,第一次触摸到知识流动的喜悦。此后从实验语音学转向言语认知科学,她以农村孩子的钝感力对抗着学术精英的「降维打击」——「计算机和心理学的竞争者来了,我就把他们的方法变成我的工具」。  

5次雅思考试、3年研究助理、多篇顶会论文,这些数字背后是农村学子特有的生存算术。「我们像苔藓,」她在博士日志里写道,「没有阳光直射,就学会用慢速光合作用」。  

那些被视作「渡金」的留学,对80%农村女生而言实则是生存突围。山外山将持续追踪这些「教育迁移者」,在资源分配的裂缝中寻找光的折射定律。  

 

Shownotes:

Part 1 成长起点与教育挑战  

00:01:31 农村到悉尼的跨越:社会资源>努力的现实启示  

00:03:23 实验语音学的发现——学术命运的华丽转折  

00:09:10 雅思五次失败终成功:父母鼓励铸就的逆袭  

00:14:58 「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突破教育局限的宣言  

00:20:45 警惕「战术勤奋」:用战略规划人生的智慧  

Part 2 专业探索与认知突破  

00:03:57 语音识别的底层逻辑:声学信号到AI模型的魔法  

00:42:51 博士训练的本质——科研思维的「冒险游戏」  

00:44:12 接地气的科研:避免成为「无根的浮萍」  

Part 3 跨文化与社会观察  

01:00:59 博士生送外卖:中澳社会态度的鲜明对比  

01:03:15 农村女性80%出国率:资源匮乏的生存之道  

01:04:38 双标现象:房子留儿子却期待女儿养老  

Part 4 价值与选择  

00:29:12 压岁红包的传统:成年子女的亲情纽带  

00:57:47 留洋或归国?价值导向而非跟风的选择智慧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1.0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30 从四川农村到澳洲全奖博士:十年磨一剑的突围

30 从四川农村到澳洲全奖博士:十年磨一剑的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