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AI 狂热之外,或许决胜局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 对话蚂蚁密算董事长韦韬:密态计算与高阶程序
Description
AI时代的聚光灯,不应只属于从零到一的创业者。
我们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与热衷在全球舞台上表达观点的硅谷高管相比,中国的大厂高管们通常更倾向于低调行事。尽管如此,他们的平台掌握着丰富的资源、数据、人才和资本,他们的决策在切实地塑造着 AI 行业的未来发展。
本期我们迎来了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重量级人物:蚂蚁集团副总裁、首席技术安全官,同时也是蚂蚁密算董事长的韦韬。
说韦韬是位“传奇极客”毫不为过。他是影响了一代留学生的精神家园——MITBBS(未名空间)的发起人之一;他也是一位坚定的开源信徒,自称“读着开源代码长大”,并始终致力于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社区。
这场对话源于「隐语」开源社区的三周年,韦韬和我们分享了很多日常可能不被大家关注、但非常关键的两个点:
- 密态计算 (Cryptographic Computing): 一种能让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技术,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让数据价值安全地流动起来,喂养出更强大的AI。
- 高阶程序(High-Order Program) : 一套全新的工程化思想,通过任务拆解和自动核验,构建可靠的保障框架,让它的每一次输出都变得可靠、可控。
说起 AI, 我们往往想到大量模型、应用与infra,而今天我们之所以要把焦点放在这两个部分,是因为在 AI 的狂热之下,它们或许正是决定 AI 能否真正走向工业化、赢得长期信任的决胜点所在。
这也为今天的 AI 创业者和投资人指明了下一个可能的价值高地:当模型的“聪明”本身正变得越来越像普通商品,那么通过新技术、新办法去”构建信任、确保可靠“,或许才是建立真正商业壁垒和长期价值的关键。
<figure>
图为录制现场
👩 本期人物:
韦韬:蚂蚁集团副总裁、首席技术安全官,蚂蚁密算董事长
杨远骋 Koji,「十字路口」主理人,AI Hacker House 发起人,新世相/躺岛联合创始人
⏱️ Timeline
🟢 Part 1 韦韬的故事
0:55 : 北大“宝藏男孩”,和一段被遗忘的互联网往事
03:21 最近喜欢的 AI 产品是什么?
10:00 什么?大模型的幻觉是“必要的”?
11:17 创立 MITBBS 的故事 —— “写站规比写情书还认真?”
15:53 黑灰产攻防的精彩往事
18:24 普通人保护隐私成本最低的一招(不是改密码)
🟢 Part 2 “看不见”的技术,如何改变世界?
24:24 密算是什么?跟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28:47 不同技术路线之争
31:48 内部激辩:我们为什么要将核心技术「开源」?
33:13 密算如何帮农民解决贷款难题?
36:46 如何让新能源车保费降下来?
🟢 Part 3 用高阶程序驯服 AI
40:19 密态计算和大模型的关系是什么?
43:35 你用大模型的方式,还停留在“手工作坊”时代吗?
45:49 管控AI、让它不再“胡说八道”的三个“紧箍咒”是什么?
48:36 “高阶程序”和密算的关系是什么?
🟢 Part 4 挑战与未来
52:03 成为密算董事长后,面临哪些新挑战?
58:22 “吃螃蟹”的生意:如何让客户相信,螃蟹真的很好吃?
01:01:31 最初接触开源社区的经历?——“我们回应了期待,没有辜负善意”
01:06:53 发起「隐语」开源社区的目标?
01:09:13 隐语社区 3 年来最有成就感的事:非洲手机巨头的加入
01:21:40 有没有被 AI 带来的冲击影响?
01:23:54 高级程序员才能幸存?不,初级程序员迎来了最好的学习时代
本期节目已于 8 月 25 日发布于「十字路口 Crossing」
内容策划:常常
运营:狐狸
更多节目信息,欢迎关注小红书:会友播客
添加小助手微信:huiyouhz,可以加入听友群喔
<fig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