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专访泰摩:国产咖啡器具,凭什么卷赢全球?
Description

嘉宾:鱼丸|泰摩TIMEMORE 联合创始人、设计总监
一把壶、一台磨,背后竟藏着这么多门道!
这是「咖啡里的中国制造」专题系列的第一集,接下来我也会关注更多这样的国产设备器具品牌!
这期对谈,其实前后约了一年多,最近在龍龍的撮合下,才终于有机会和鱼丸坐下来好好聊聊。我们从他的创业经历聊起,聊到对每一款产品的打磨。他对这些产品如数家珍,充满热情地讲述背后的细节与迭代逻辑,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就是自己家孩子自己爱!”
聊到泰摩这些年在咖啡研磨原理和磨豆机上的钻研,尤其是对“研磨均匀度”“刀盘设计”“研磨路径”等技术的解析,既专业又不失通俗性。我一度犹豫要不要展开到这么深,但作为一档咖啡播客,我们显然不会停留在“商业战略”“规模扩张”这些宏大无趣的套路叙事里。把器具、工艺和技术聊透彻,才是我觉得最有价值的稀缺内容。
更难得的是,鱼丸非常真诚。除了做产品的心路历程,他也坦白了对市场拓展、行业现状的思考与困惑。这次长谈把“人、品牌、产品、行业演进”全都串联了起来:既是泰摩的故事,也是精品咖啡时代的缩影。无论你是咖啡玩家、行业从业者,还是单纯对“中国制造”好奇的人,都能从中听出点什么。至于“200块和2000块的磨豆机,到底差在哪?”——你不仅能听到答案,还会收获更多意想不到的视角。
泰摩 TIMEMORE 已成为在全球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国咖啡器具品牌。产品销往包括欧美日韩在内的86个国家和地区,展现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泰摩在海外亚马逊等主流平台的多国站点品类排名中位居前列,是国产咖啡器具出海的代表性企业。
本集听友福利由泰摩 TIMEMORE 友情赞助!在小宇宙评论区留言给我们,我们将选出1位幸运听友,您将获得泰摩 MILLAB M01 手摇磨豆机一台,详情可见置顶评论!
(图)最新款的泰摩MILLAB M01
<figure>本期内容:
Part1 创业和起点
04:46 从大厂工程师到咖啡品牌联合创始人
11:18 泰摩的早期产品与白手起家的创业阶段
Part2 第一把原创壶:“鱼三壶”的诞生
16:57 “别急着买彰三,我要做一把鱼三壶”
20:03 壶嘴的奥秘:实现“无需练习的稳定水流”
24:56 迭代逻辑:从“壶控水”到“人控水”
Part3 研磨的核心:从入门到专业的造磨之路
32:20 首款获奖手摇磨栗子G1,想说衣锦还乡的
34:51 火爆销售200万台,贴上了新手入门的标签
38:15 手摇磨200-2000的差别,究竟在哪?
45:14 对研磨的初阶认知:中轴同心度和锋利度
48:45 进阶钻研研磨和磨芯结构,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53:35 为什么我们需要一把均匀度高的好磨?
56:20 灵魂拷问①:太均匀,反而不好喝?
57:59 造磨的底层逻辑和咖啡研磨中的不可控
01:02:28 灵魂拷问②:是不是越均匀越好?
01:06:32 均匀的磨好调整,比不均匀的磨调整更可控
01:07:14 锥形刀盘的创新:另辟蹊径的菠萝刀
01:12:16 为何此前无人做“菠萝刀”?
01:14:31 你尽管遥遥领先 ,它依然还是标杆!?
Part4 市场洞察
01:17:36 时势造英雄,设备演进与咖啡风味趋势的关联
01:25:32 现象级成功:雕刻家系列打破海外众筹纪录
01:32:27 墙内开花墙外香?!
01:36:55 令人难过:商家与用户之间的信任危机
01:41:12 如何平衡大众市场与专业圈层的产品策略?
Part5 设计语言
01:46:03 关于抄袭、借鉴与致敬
01:55:46 “设计在某一段时间内是有正确答案的!”
01:57:22 “你们改变了我对中国制造的看法”
延伸资料:
24:56 人控水的鱼 Pro 控温手冲壶 (图)
<figure>38:51 栗子G1 手摇磨的双轴承结构示例(图)
<figure>
45:33 手摇磨豆机的锥型磨芯,内外刀盘示例(图)
<figure>01:01:07 078 平刀刀盘有效研磨路径对比(图)
<figure>53:35 研磨咖啡粒径分布图示例(图)
<figure>01:09:37 菠萝刀(图)
<figure>01:09:58 S2C 磨芯上端的间齿(图)
<figure>泰摩部分产品
<figure>
以上图片全部来源泰摩官方公开资料!
主播:咖啡播客的Yujia
小红书:Coffeeplus播客
微信订阅号:Coffeeplus播客
封面照片:Zoe
如果觉得内容还不错,请记得订阅节目,您的每一次评论、转发和分享,都会让这个小播客走向更远的未来!🫰
也可以搜索添加微信yujiajia_wx, 记得备注“播客”哦,邀请您进入微信社群~
<fig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