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自成音浪E044.傻子共振与乌合之众:群体在如何绑架我们?
E044.傻子共振与乌合之众:群体在如何绑架我们?

E044.傻子共振与乌合之众:群体在如何绑架我们?

Update: 2025-09-01
Share

Description

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瞬间:

  • 在家族群里,你转发一篇科普文章,想辟谣上一辈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却很快被“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的经验之谈淹没。
  • 在公司会议上,一个明显有漏洞的方案,却因为老板率先表态,同事们纷纷点头附和,你把到嘴边的反对意见又咽了回去,最后项目顺利推进,也顺利翻车。
  • 在社交平台上,你看到一个热点事件,情绪瞬间被评论区汹涌的愤怒点燃,也跟着敲下激烈的言辞。直到第二天冷静下来,才发现事实的全貌并非如此。

我们明明不傻,为何总会时不时地陷入某种“集体犯傻”的境地?

本期节目,我们想深入探讨一种无处不在的现象——“傻子共振”。它不是指智商缺陷,而是描述一种群体性的非理性状态:当一群人沉浸在情绪和认同感中,互相强化一个可能错误的观点,最终让理性思考彻底下线。

我们将会在讲述真实案例中,拆解一场善意如何被共振的恶意吞噬的全过程,并为你拆解:

“傻子共振”的全链路分析:情绪如何在封闭的群里发酵、变异、直至爆炸?

“乌合之众”的现代演绎:匿名性、去个体化、情绪传染如何让普通人变成“暴民”?

算法与人性:社交媒体是如何成为“共振放大器”的?

日常防振指南:在一个理性消退的时代,我们如何聪明地做好事,避免被反噬?

期待能为你提供一个解释困惑的视角,和一份保持清醒的勇气。

  • 从日常痛点说起:一次健身房“救援行动”的荒唐变质
  • 概念拆解:“傻子共振”是什么?它不是骂人,而是一种社会群体心理机制
  • 触发机制一:不确定性催生了焦虑与盲从
  • 触发机制二:群体认同感比事实更重要
  • 触发机制三:算法与平台在背后推波助澜
  • 从“共振”到“暴行”:乌合之众的现代演绎
  • 如何自救? 四条认知防身术
  • 总结与思考:在喧嚣的世界里,如何聪明地保有善意

REF

  • 《乌合之众》- 古斯塔夫·勒庞
  • 信息茧房 - 凯斯·桑斯坦
  • 从众实验 - 所罗门·阿施
  • 情绪传染理论 - 伊莱恩·海特菲尔德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E044.傻子共振与乌合之众:群体在如何绑架我们?

E044.傻子共振与乌合之众:群体在如何绑架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