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86: 荒岛唱片
Description
一档好的节目是可以穿越时间的。当然,我说的不只是 Why for Jazz。
英国广播公司 BBC 有一档至今已经播放长达 82 年的节目。这档节目诞生于二战的战火中,随着时间的流逝魅力不减,反而越来越拥有如今这个世界所缺少的某种特质。
这档节目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它最开始只是我用来了解英国社会的一个管道,然而后来我发现,从这档节目中,也许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社会的一个个切片。从这些切片看过去,也许可以找到一些一直以来,我们力求寻找的答案。
Desert Island Discs: https://www.bbc.co.uk/programmes/b006qnmr
Why for Jazz 开通了微信听友群。我会对进群的朋友一次性收取199元的入群费,作为对本节目的支持。想要进群的朋友可以添加微信号Y4JZXZS,在确认群规及转账成功之后,我会将你拉进本节目的微信群。
如果想获得部分节目的文字稿,请移步我的小报童:https://xiaobot.net/p/Y4JZ
爵士乐的现场性导致了单纯的音频没办法表现它的全部魅力,因此 Why for Jazz 在小红书和B站开通了视频号。我会在上面分享一些非常哇塞的爵士乐现场,也会发一些自己的视频,欢迎大家点赞关注 Why for Jazz 视频号,作为播客伴侣,配合使用。
Playlist of the Show:
[09:09 ] Eric Coates – By The Sleepy Lagoon
[13:17 ] Frederic Chopin – 革命练习曲
[19:53 ] Dean Martin – Relex Ay Voo
[43:10 ] The Beatles –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2025/2/15添加:在整理自己的互联网遗存的时候,意外发现了自己12年写的博客里有一篇聊到DID,音乐链接都还是Xiami的。把内容贴过来,也算是一场跨越13年的call back了。
BBC4 有一档节目,叫做Desert Island Discs,每周一期,每期请一位英国名人,问他们一个问题:如果你被困在一个荒岛上,假设你身边有一台永远用不坏的黑胶机,你可以选择八首歌曲带在身边,你会选择哪八首?
乔布斯的苹果公司诞生于车库,维勒夫妇的Lonely Planet诞生于厨房。就像所有伟大的诞生一样,DID也经历了一个传奇的过程。那是1941年,一个叫Roy Plomley的兼职播音员在被窝里穿着睡衣的时候忽然想起这么个主意,记下来之后第二天就向BBC的头汇报了一下。一拍即合,第一期节目由Plomley操刀,在1942年一月二十七日录制成功,两天之后的晚上八点播出了这档节目的第一期。第一期请的嘉宾是“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Vic Olivier。而这档节目的第一支荒岛音乐,是肖邦的的Etude No. 12 in C minor。从此,DID经历了七十多年的时间,经久不衰,成为了英国最经典也是全世界年龄最大的电台节目。
1946年到1951年这段期间,DID曾经因为战争而停播。在节目回归之后,1951年九月十六日那一期,除了八首歌曲之外,被邀请的嘉宾还要选一样“奢侈品”带在身边。大概一个月之后,十月九号那期,被邀请嘉宾还需要在选择除了《圣经》和莎士比亚作品之外的一本书。至此,这个节目的框架就被定了下来,一直持续到今天。
七十年间,共播出了2908期,有超过两万两千首歌曲在DID中播放。最受嘉宾们欢迎的曲子是贝多芬的Symphony No.9 in D Minor。这首歌中文叫“欢乐颂”。而最受嘉宾们欢迎的音乐家是莫扎特。后来BBC4搞了一个听众调查,问大家如果你被采访,会选哪八首歌曲。尽管调查中,最受听众欢迎的歌曲前一百首中,披头士有十首入选,但在保罗麦卡特尼那期选的八首歌里,没有一首是披头士的歌。不过他虽然没选披头士的歌,却选了一首约翰列侬的“Beautiful Boy”,并将它称为自己的最爱。
我总在想,小小的一个英国,到底有多少“名人”可以让这个节目基本不间断的播放了整整七十年?听得多了,慢慢发现,其实所谓的“名人”,很多在我们的概念中也只能算是“小有成就”。比如某本书的作者,一个知名大学的老师,记者,商人等等。当然也有像Micheal Johnson,Frank McCourt和Ian Fleming这样的大佬,不过更多的是你我都叫不上名字的“名人”。我觉得如果真的有一天我能将里面的嘉宾认全,我也就是当之无愧的英国通了。节目里对“名人”们“名”的那部分的发掘并不是很多,更多的是嘉宾们讲自己的生活,讲自己的成长经历,讲自己的童年,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第一份工作,第一个恋人。听得多了,你就会发现其实在英国这个社会里,对于“成功”的定义太宽泛了。在当今所有人都在寻找“成功”的特殊点的时候,这档节目却用八首歌曲,一本书和一件奢侈品,将所谓的“成功”还原成了邻家小妹。虽然看上去娱乐了一些,但更多的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抚慰。你看,他都成名人了,我们也差不多嘛。至少,我们的音乐口味都一样。
最后,列出我自己的DID:
Music:
Yellow Submarine – the Beatles – 第一首披头士的歌,也是第一次听到gold music。当年总是和老鳖和一个,也算是青春的纪念曲。在荒岛上,怎么能没有潜水艇呢?
September Second – Michel Petruccieni – 最近比较上瘾的一首Cool。Petruccieni是个身残志坚的好同学,他的事迹很让我受鼓舞。如果是热带的荒岛,听Cool会很凉快吧。
Senza Fine – Quadro Nuevo – 这首歌是一首意大利民谣、在我的眼里,这首歌代表了“恋爱小情怀”的一切一切。可以在岛上YY一段偶遇的爱情故事。
Ballade No.1 in G minor Op.23 – Chopin – 这首曲子带上不为别的,就为了在荒岛的晚上看星星的时候当背景音乐。
Ev’ry Time We Say Goodbye – Chet Baker – Jazz里最爱Cool,而Cool里我最喜欢西海岸。Baker这个人就是全世界的trumpet都可以死光光但一定要留他一个。这首歌在荒岛上的功效么,应该是驱蚊……
The 59th Street Bridge Song (Feelin’ Groovy) – Simon & Garfunkel – 我觉得算是我听过的Gold Music 里面最开心的歌。在岛上无聊的时候可以单曲循环。
蓝色多瑙河 – 约翰施特劳斯 – Feelin’ Groovy 用于小无聊的时候单曲循环,而这首可以用于大无聊的时候单曲循环,因为……这首曲子更长。
Baby, Baby all the time – June Christy – 我觉得Christy的笑容非常有亲和力。而她的声音在Jazz Vocal里面属于超温柔型,可以用来在岛上找心灵安慰的时候听。
Book:
有些嘉宾还当真似的要带什么生存手册,我觉得有点太实际了。还有的说要带自己的影集,没事的时候看,这样会承受不了吧?我觉得要是我的话,就带一本《奥德赛》,超级应景:要内容有内容,要形式有形式。还有厚度,可以在紧急情况下用来生火……
Luxury:
一套笔和本,到时候万一逃不掉,就让写东西成为生存的意义吧。
Voi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