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01-聖經密碼解析/宗教的分崩離析
Description
🎙 Podcast 第一集:《聖經密碼》
🎧 「歡迎收聽《靈魂起源檔案》,我是 Alvin。
這是一個探索宇宙、靈魂,還有人類失落歷史的節目。
聖經,是人類歷史上流傳最廣的經典之一。
但它,真的只是宗教的起源嗎?
還是,其實隱藏著一組關於宇宙和人類的密碼?」
今天,就讓我用一個不同的角度,帶你重新解讀聖經。
想像一下,在宇宙誕生之前,有一個體積無限小、質量無限大的源點。
大爆炸的那一瞬間,星系、星球,甚至意識,都同時出現。
不同星球因為質量、轉動速度不同,讓我們對「宇宙年齡」的理解出現誤差。
從地球看,宇宙有多老,它就有多老;但如果換到火星,看到的結果可能完全不同。
學藝術的人應該會懂這種感覺:光的顏色會改變我們對時間的認知。
暖色光,讓事物看起來年輕;暗色光,則讓一切顯得古老。
這或許就是光,帶來的觀察偏差。
而在《創世紀》中,造物主創造了光、天空、大地、星辰、生物,最後創造了人類。
第七天,祂創造的,其實是「夢境」。
⸻
第一段:Adam 與 Eden Garden (1:00 - 4:00 )
Adam,就是亞當;Eden,就是伊甸園。
Adam 代表「人類」,而 Eden,則是「樂園」,也就是地球。
聖經說,上帝用亞當的肋骨造夏娃。
如果我們用現代的角度去看,這其實更像是基因工程,甚至是 3D 列印,而不是單純的神話。
但另一種解釋是:
亞當代表肉體、大地、物質世界;
而夏娃,其實是慾望的化身。
慾望讓人類精彩,但也引出了「七宗罪」。
至於死亡呢?
所謂的天堂或地獄,其實是一種靈魂的過渡期。
當人離開人世,聽到的聲音,不是神,而是自己的靈魂。
它會帶你反省、甚至質疑自己的一生。
當你準備好了,就會迎來下一段新的旅程。
⸻
第二段:Eve 與 Source (4:00 - 7:00 )
夏娃,Eve的隱喻其實就是 Source,「慾望源頭」。
她象徵的是七情六慾、精神活動和意識。
換句話說,夏娃從來沒有真正離開伊甸園,因為她就是靈魂的一部分。
聖經裡的「惡魔」,其實原本不是邪惡的象徵。
Devil,來自希臘文 diabolos,本來意思是「誹謗者」;
Demon,來自 daimon,原意是「精靈」或「中介存在」。
但後來,人們把「慾望」轉化成惡魔的形象,寫進了聖經。
所以夏娃,某種程度上,也象徵著人類無法擺脫的慾望。
幾千年的戰爭、飢荒,讓人類一直在「信仰」和「慾望」之間拉扯。
就算今天科技再怎麼發達,征服的慾望,依舊沒有消失。
這就是夏娃,存在的另一層意義。
⸻
第三段:God 與達文西密碼 (7:00 - 12:00 )
現在,來聊聊「神」。
達文西是一個古怪卻天才的人,他的畫作裡藏著許多秘密。
在《救世主》這幅畫中,水晶球裡的三個光點,其實被認為對應的是「天狼星雙恆星系統」,以及一顆孕育生命的星球。
有些人相信,達文西的靈魂,就是來自天狼星。
那麼,聖經裡的「神」,會不會其實指的是天狼星文明?
God 倒過來拼,就是 Dog。
天狼星,正好又被稱為「犬星」。
這會不會只是巧合?
再有趣一點,Wolf 倒過來是 Flow。
狼象徵野性,Flow 象徵能量的流動。這些,常被視為靈性的密碼。
所以,God 原本並不一定是唯一的上帝,而是泛指「神祇」。
那麼聖經裡的「神的聲音」,會不會其實是來自外星高智慧?
或者說,那只是我們靈魂深處,在提醒我們該做正確的事。
天狼星的確是一個雙恆星系統:
Sirius A,亮白恆星;Sirius B,白矮星。
強大的引力效應,可能讓生命行星難以長久存在。
但在古代傳說中,天狼星就是「靈魂之門」。
有人說,人類的部份靈魂,其實就是從天狼星帶來地球的「星際種子」。
天狼星文明的毀滅,造就地球古文明的誕生。
在這個靈性覺醒的時代應該有喚起很多星際種子的使命。
待他們任務完成至生命完善終結到時候自然就會回到屬於他們的星團去。
⸻
說到聖經本身,它並不是單純的靈性書籍。
它的編纂,其實帶有政治目的。
我們換個角度,來看看人類歷史上因「宗教」而爆發的戰爭。
很多時候,戰爭表面上是「信仰」的衝突,但背後其實往往夾雜了權力、政治、土地,甚至是經濟利益。
接下來,我挑了八個影響深遠的例子,帶你快速走一遍。
⸻
1️⃣ 十字軍東征(1096–1291)
最有名的宗教戰爭之一,就是十字軍東征。
當時歐洲基督徒說要「奪回聖地耶路撒冷」,號召騎士與平民組成大軍。其實,教廷背後還有另一個目的——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結果打了將近兩百年,基督徒最後還是失敗,耶路撒冷沒有奪回來。
但後果是什麼呢?加深了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仇恨,卻也意外推動了歐洲的貿易與制度轉變,算是一場流血卻改變世界的戰爭。
⸻
2️⃣ 三十年戰爭(1618–1648)
接下來要講的是歐洲最血腥的戰爭之一——三十年戰爭。
這場戰爭本質上是天主教和新教之間的衝突。它在神聖羅馬帝國爆發,但其實整個歐洲都被捲進來。
你能想像嗎?德國當時三分之一的人口死於戰爭、饑荒和瘟疫。
最後簽下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確立了「宗教自由」和「國家主權」的概念,也算是現代國際關係的一個起點。
⸻
3️⃣ 法國宗教戰爭(1562–1598)
在法國,天主教徒和胡格諾派新教徒之間爆發了內戰。
其中最慘烈的事件,就是 聖巴托羅繆大屠殺。一夜之間,成千上萬的新教徒被殺害,整個社會陷入恐慌。
最後,國王亨利四世頒布《南特敕令》,才讓新教徒獲得部分的宗教自由。
這告訴我們,很多時候宗教寬容並不是自然而然出現的,而是用無數人的生命換來的。
⸻
4️⃣ 英國宗教內戰(1642–1651)
英國的情況也很精彩。
國王查理一世想要強推英國國教,結果清教徒和議會不爽,內戰就爆發了。
最後國王被處死,清教徒領袖克倫威爾掌權。這場戰爭雖然殘酷,但也讓英國慢慢走向了「君主立憲」,還有比較多元的宗教自由。
⸻
5️⃣ 伊斯蘭教內戰(632 年至今)
其實,不只是基督教內部打過仗,伊斯蘭教自己也打了上千年的內戰。
分裂點是什麼?就是在先知穆罕默德過世後,誰有資格繼承他的領導地位。
這場爭論最後演變成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對立,延續到今天。像伊拉克、敘利亞、葉門的衝突,背後都能看到這條歷史線。
⸻
6️⃣ 印度教 vs. 伊斯蘭教
在印度,宗教衝突的歷史同樣很長。從中世紀開始,伊斯蘭王朝統治印度,和當地的印度教徒之間常常爆發矛盾。
到了 1947 年,英國撤出印度,這場矛盾徹底爆炸——印度跟巴基斯坦分裂。印度以印度教為主,巴基斯坦以伊斯蘭教為主。
這次分裂造成了數百萬人的死亡和大規模的難民潮,也埋下了至今仍未解決的印巴衝突。
⸻
7️⃣ 黎巴嫩內戰(1975–1990)
黎巴嫩的例子很特別,它不單是兩個宗教打架,而是馬龍派基督徒、遜尼派、什葉派等等,多方宗教加上外國勢力的角力。
戰爭打了 15 年,超過 12 萬人死亡。
直到今天,黎巴嫩的政治制度還是「宗教配額制」,總統必須是基督徒,總理是遜尼派,議長是什葉派。可以說,宗教不只是信仰,還直接決定了國家的運作方式。
⸻
8️⃣ 以巴衝突(1948–至今)
最後一個例子,就是現在還在持續的以巴衝突。
1948 年,以色列建國,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但這片土地早已經有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居住。
從那時候開始,猶太教、伊斯蘭教,再加上基督教的聖地意義,全都糾纏在一起。
這場衝突到今天都沒有解決,成為中東最核心、最難解的宗教與政治衝突。
🎙 結尾:
從十字軍東征到以巴衝突,宗教戰爭看似是信仰的爭執,但背後往往是權力、利益和人性的鬥爭。
宗教原本應該帶來安慰與希望,但在歷史上,它卻常常被當作武器,反而帶來了痛苦與分裂。
那聽眾們聽完覺得:宗教到底是和平的泉源,還是戰爭的藉口?
在國家分裂、戰亂不斷的時代,聖經成為一種統治工具。
它被設計來統一信仰、維持秩序。
很多關於「造物主」的真實記錄,可能被有意刪改,只留下方便統治的神話。
「如果亞當代表大地,夏娃是靈魂,那麼『神』,又是誰?
我們信仰的真相,真的是宗教的產物?
還是說,它其實是一組來自宇宙的密碼?」
🎧 「感謝你收聽今天的《靈魂起源檔案》。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內容,別忘了訂閱,
也可以在留言區分享你對『聖經密碼』的看法。
下一集,我們要聊聊『七宗罪』,
看看慾望如何從夏娃延伸,
成為影響人類幾千年的精神枷鎖。
造物主說:人間處處有信仰,但還是要傾聽你自己靈魂深處的聲音!
我是 Alvin,我們下集見。」
內文聲音版權歸頻道所有
請勿重製或重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