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5. PEPE: 迷因之王的诞生
Update: 2025-08-22
Description
佩佩蛙(Pepe the Frog)的旅程是一部跌宕起伏的互联网传奇,它从一本小众独立漫画中的角色,意外走红成为病毒式网络迷因,历经政治争议被污名化又成功“洗白”,最终在2023年摇身一变成为市值数十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充分展现了互联网文化的强大流动性、自我修复能力及其独特的“意义漂移”现象。
PEPE的诞生与早期网络传播
- 起源于独立漫画: 2005年,艺术家马特·福里在其独立漫画《男孩俱乐部》中创作了PEPE佩佩,最初形象是不修边幅、热爱披萨和游戏的青蛙,并因“Feels good, man”小便场景而闻名。
- 病毒式传播与迷因化: 2008年,佩佩形象从漫画中“逃逸”,在4chan论坛上迅速走红,其可塑性强的表情使其成为表达各种情绪的完美画布。
- “稀有佩佩”现象: 网友开始创作和收集“稀有佩佩”表情包,甚至在eBay上高价出售,揭示了互联网用户集体再创作的强大力量。
政治风波与形象洗白
- 被边缘政治团体挪用: 约2016年,PEPE形象被一些边缘政治团体利用,甚至一度被反诽谤联盟标记为“仇恨符号”,对其原创作者福里造成冲击。
- “拯救佩佩”运动: 福里发起运动,旨在“洗白”PEPE形象,互联网社区反应复杂,但最终PEPE成功摆脱负面标签。
- 回归主流与文化象征: 2017年,PEPE重新被普遍接受,甚至成为当年推特转发量第一的迷因,成为网络符号“意义漂移”的典型案例。
进军加密货币领域
- Pepe币的诞生: 2023年4月,匿名开发者基于佩佩的病毒式文化传播能力,在以太坊上发行了加密货币Pepe,宣称“没有实用性,只有娱乐性”。
- 市值飙升: 短短几周内,Pepe市值从几乎为零飙升至16亿美元,峰值达53亿美元,跻身全球加密货币排行榜前列,许多早期投资者获利丰厚。
- 社交媒体驱动: Pepe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其X账号粉丝众多,交易量巨大,并陆续上线各大交易所。
风险、未来展望与文化意义
- 市场波动与信任危机: 2023年8月,大量Pepe代币从团队钱包转移至交易所,引发“rug pull”恐慌,尽管团队澄清,但仍敲响市场警钟。
- 迷因币的未来定位: 作为迷因币,Pepe的价值取决于社区热情,未来有望从投机工具转变为文化资产,成为品牌或身份象征,并可能延伸至NFT、游戏等领域。
- 互联网叛逆精神的化身: Pepe不只是一枚币,更是互联网叛逆精神的象征,证明了互联网将荒诞变为传奇的能力,其故事已载入区块链,体现了“Pepe不是币,它是种态度”。
Comments
In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