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37 如何停止焦慮並擁抱《媽的多重宇宙》
Description
與會成員:Alfredo、Lizard、趙鐸、Sunny、甜寒、志國、橘貓
0:00-6:10 電影形式表現的迷因文化與多重視窗經驗
6:10-17:50 電影主軸的定位
17:50-47:26 多重宇宙設定的理路
47:26-59:48 和解的必要?華語電影楊子瓊形象的徵用
59:48-1:15:46 如果秀蓮是影迷:電影中迷影文化的向度
--
支持我們,請🤑贊助連結,或到apple podcast🙌留言給我們,我們的Patreon 訂閱制會員也上線囉。
narcinemaism@gmail.com⬅合作📧聯絡請點。
也可以追蹤我們的 ig:甜寒(wallysinwander) /趙鐸(wu3vupx03)
--
※ 本集感謝 Alfredo 幫忙剪輯。
●這一集的一些成員,有著無法享受《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的焦慮,當然也有一些成員喜歡這部電影,可是這一集的討論,不小心就被帶往了如何停止焦慮擁抱《媽的多重宇宙》的方向討論
●如果你點進這一集,是想要聽到我們說,這部片有多厲害,內涵有多深邃,那你可能要失望了。這一集適合對這部片抱持著疑慮,甚至焦慮自己無法享受這部片的人。但這不代表這一集都是一面倒的負評,相反地,這一集我們試圖提供著或正或否的不同切入點,在不同可能的詮釋當中,我們可以找到自己願意安處的位置,或許也很《媽的多重宇宙》
●在這集的討論中,我們試圖釐清《媽的多重宇宙》鏡頭表現的特色,以及這視覺表現可能連結到的當代經驗,以及背後可延伸出來的內在價值,並且試圖去評價這樣的嘗試是否成功?抑或是這其實是一個無效的切入點,錯失這部片所要傳達的意旨呢?
●因此本集的另一條軸線,便是試圖去界定這部片的敘事邏輯,甚至是背後的科幻設定是否前後融貫,亦或更後設去反省,這種建立軸線的觀看方式,是否會在遇到像是《媽的多重宇宙》這樣的電影中失效?《媽的多重宇宙》邀請我們嘗試進行什麼樣更不一樣的觀影邏輯?
來賓相關文章連結:
橘貓:〈《媽的多重宇宙》:如果在某個宇宙,秀蓮是個影迷〉
--
【桑妮】方格子影評頁面
https://vocus.cc/user/@sunny1991225?page=1&tab=new
【橘貓】方格子影評頁面
https://vocus.cc/user/@orangecat841027?page=1&tab=new
【Lizard的海底影院】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izard9527
【Lizard的海底影院】部落格
https://ntlizard.blog/
【鄭志國】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myownprivateriver
【Alfredo】電影網誌「Blog on Cinema」
https://blog-on-cinema.blogspot.com
【Alfredo】電影粉絲專頁「Blog on Cinema 電影誌」https://www.facebook.com/BlogOnCinema
--
Sunny:
「我記憶中的美國華語家庭就是那樣說話的,我指的是語言交叉使用的方式,國外住超過十年的老一輩華語移民人就是那樣說話的,他們偶爾會忘記一些比較不常用的字怎麼用 但日常中就是都混在一塊講出來。這種比較細碎的元素反而片子處理得很到位。像是那個洗衣店和居家陳設,必須觀看過程中真的有勾到我不少記憶,
可是這部分放到一組華裔導演好像又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比較少被講到。這種小細節近幾年門面比較大的片子像是《瘋狂亞洲富豪》、《尚氣》等等,都沒做到《媽的多重宇宙》的程度,像是秀蓮跟威門住的那個地方,其實沒意外是郊區地段,因為洗衣店外圍是沒有大城市地景的,這個是很多沒那麼有錢的亞洲移民去美國時會選的地段,尤其是不靠高學歷的華裔,這種不靠學歷而是過去做比較低階(但又沒那麼底層)的勞動族的亞裔形象沒有那麼好拍,一定是要經歷過才有辦法。可是我也覺得這部分的細膩被電影高概念的部分拉走了,不知道該說可惜還是不是。
還有一些很容易錯過的細節,像是唬爛非亞裔顧客那些,這個在中國城或越南人多的小郊區超級常見,尤其秀蓮一家是開洗衣店,我完全能想像他們每天都會這樣應對顧客,講了這麼多,好像結論還是我本來期待一部拍報稅就好的電影。」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