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46 把對方的苦,當作自己的苦去理解對方,才能把愛的能量傳給對方。
Description
有讀者問,看到自己所愛的人在痛苦中飽受折磨,而自己能做的都做了,該講的也都講了,卻仍然愛莫能助,怎麼辦?
《只為途中與你相遇》和《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這兩本西藏小說,都提到自他交換。
自他交換簡單的說,就是願意把對方的苦,當作自己的苦去理解對方。當你能夠理解對方的痛苦,與對方的痛苦達到同一個頻率,自然就能把愛傳到對方的心底。這就是所謂的「同頻」「共振」。
自他交換的前提,是自他平等。也就是,把你當作他,把他當作你。淑文在書裡提到的「自他交換」,並不是把對方的痛苦吸進來,讓自己去取代對方的痛苦。自己看別人承受痛苦已經夠痛苦,再把別人的痛苦吸進來,苦上加苦,實在太不健康了,這並不是我書中「自他交換」的本意。
如同我在《只為途中與你相遇》第252頁所寫,「把對方的痛苦吸進來」,其實是把對方的痛苦吸進來放在自己的心上去理解,「我的心和他的心在一起」。當你和對方是在同一個頻道上,對方感受到你真的能讀懂他,了解他,這時把愛的能量傳遞過去就容易多了。
我們可以把「自他交換」,歸納為三個階段來理解:「#傾聽-#接納-#解決問題」。
從傾聽開始,把解決問題擺在後面。我們常犯的錯誤,往往過於心急,對方還沒有把心裡的痛苦說完,就急著打斷對方,想幫他解決問題。說不定,對方只需要找個人傾訴發洩情緒而已。想想我們自己也是一樣的,理性上知道如何解決問題,情緒上卻過不去。這時候,只要有人當我們的垃圾桶,把情緒的垃圾清空倒掉,漸漸平復心情,其實內心的聲音都會提醒自己該怎麼做。
為了確定你沒有誤解對方的意思,當你聽完別人的痛苦,不妨用你的話把對方的困擾重述一遍,並以感同身受的態度回溯自己面對痛苦的歷程,告訴對方你也有過同樣的矛盾掙扎,這樣子做不僅可以讓對方知道你瞭解他,也可以紓緩他的情緒,覺得自己並不孤單,發生這樣的事不會很丟臉,還對你產生信賴感。
最好的愛,也許不是急著幫他解決問題,而是溫柔的陪伴與理解。想想我們自己,往往只是因為內在的痛苦被別人理解,心裡的痛苦就減輕一大半,不是嗎?
看著所愛的人,飽受折磨,心裡總是難受。但真正的實情是,不管你怎麼愛一個人,都無法取代他的痛苦和業力。你能做的,也許是溫柔的陪伴,傾聽與理解。(你是他,他是你。你懂他,也願意陪著他好好走下去。)用真心和對方的心相連,你的心連著他的心,讓對方敞開心,接納了你溫暖的心流,或許這樣的愛,帶來的力量更強大呢!
《只為途中與你相遇》:所有發生,都是靈魂的印記和許諾。https://tinyurl.com/03900196-B
小額支持淑文的Podcast
https://www.buzzsprout.com/2320190/support
黃淑文心靈書房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free.sun.heart
歡迎追蹤淑文的粉專,謝謝大家聽淑文說故事。我們下回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