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88|面對「青年危機」,你又焦慮了嗎?不怕!「奔三」,其實是人生第二個青春轉骨期!
Description
有人說,「焦慮」是現代人的文明病;
可是為何我們總在進入三十歲前後,病得最重?
二十幾歲的理想,開始被現實磨光邊角。
朋友一個個升遷、買房、結婚;
而你,也許還在加班、轉職、或懷疑自己是不是落後。
這些比較的瞬間,就像照鏡子——
讓我們意識到自己不再年輕,卻也還沒成熟。
心理學上稱這段狀態為「青年危機(Quarter-life Crisis)」:
當人生的第一輪「身分劇本」結束,
人會經歷一段介於混亂與重組之間的過渡期。
我們開始懷疑當初追求的目標是不是自己要的,
開始面對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也第一次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全部責任。
然而,這不只是焦慮的開端,更是心智成熟的象徵。
心理學理論指出,人類的成長並非直線——
每個階段都會經歷「解構—重建—再整合」的循環。
而三十歲,正是從「解構」走向「重建」的關鍵節點。
焦慮,不代表你不夠好;
它只是提醒你,該長出新的樣子了。
所以,我們想問:
如果焦慮不是敵人,而是一場「第二個青春轉骨期」,
那你,願不願意陪自己一起長出新骨架,
重新找到那個清晰、堅定、也仍然在夢想的自己?
📍 本集亮點
☑ 為什麼三十歲特別焦慮?從心理學「青年危機」理論看成長轉折
☑ 「奔三」的焦慮,其實是心智重新整合的信號
☑ 五大面向:從風格、健康、質感、關係到信念,看見自己的人生座標
📍 收聽後你可以這樣做
☑ 列出讓你焦慮的三件事,看看它們屬於哪個面向:工作、健康、關係、金錢、或自我?
☑ 如果覺得卡關,請記得:焦慮不是壞事,它只是你正在成長的證明。
#放學電台 #青年危機 #奔三 #三十歲焦慮 #人生轉骨期 #心智成熟 #女性成長 #社會議題 #焦慮心理學 #自我探索 #生活質感 #價值信念 #放伴教育協會
📍 留言告訴我們:
你正在面對的「奔三焦慮」是什麼?是工作、關係、還是對自己的不安?
歡迎在留言區和我們分享,也讓彼此知道:沒有人真的來晚了,只是每個人的節奏不同。
✋ 放伴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angphuann
✋ 放伴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pangphuann
✋ 給予教育創新更多支持
https://lihi.cc/op1Yq
✋ Email
hi@pangphuann.tw
✋ 節目剪輯後製:馬特
https://www.lobytw.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