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E05. 打破玻璃下水道——我们最爱的 “恶女”形象(上)
Description
《闲话青葱》——我们最爱的 “恶女”形象101:原型(archetypes)大分类
三月女性特辑的最后两期,我们走进了“恶女”的世界。“恶女”这个设定,其实并不新颖。不管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的罪人角度描写,还是让人又爱又恨的致命女性(femem fatale),荧屏上和文学里从来不缺反面女性角色。两位主播在录制前的一段时间,进行了几轮头脑风暴,写出了我们看过的、想到的所有反面女性形象,也对这些形象进行了归类总结:
1. 好奇心格外旺盛,“招致灾祸的女人”或是“愚蠢”的女人
2. 有智慧,识字,懂医学的女人自古以来被视为邪恶的女巫
3. 精神疾病/精神不稳定经常的女性反派的特质之一。(女性情绪化 = 精神不稳定的刻板印象)
4. 不完美的母亲——妈妈坏和坏妈妈
5. 不够“女人”的女性(Incel口中的“坦克”、被丑化的女权主义者);以及非常女性化而取悦对象却不是男性的女性
这些刻板印象或者原型(archetypes)的出现和产生,不仅仅是“恶女”影评形象的变迁史,更是社会环境变化的镜子。而这些角色里所包含的寓意,也远远超越了二元性别所承载的意向。我们在聊这些角色的时候,也对这些社会语境进行了结构。而至于评论和展望嘛,就留到下期再和大家见面啦。
节目时间线
00:01:32 / 恶女形象新世代下的小回顾
00:01:56 / 荧屏中的恶人形象由黑白到灰色
00:02:31 / 观者为何会有这种爱恨交加的拧巴心理
00:03:17 / 美国西北大学的一位商学院教授来答疑解惑
00:04:13 / 也许是欣赏亦或是共情?
00:05:03 / 若没有了荧幕这层保护,你还会爱吗?
00:07:31 / 奥巴马都爱的《火线》(The Wire)黑帮头子Omar
00:08:25 / 更多有关Omar扮演者的讨论,欢迎移步《闲话青葱》第一季第七集
00:08:59 / 聊聊恶女的原型和定义
00:09:30 / 恶女形象的五大类
00:09:43 / 恶女古早类别——好奇心害死猫
00:10:01 / 偷食禁果的夏娃偷食
00:10:18 / 打开魔盒的潘多拉
00:10:26 /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女性的原罪
00:11:05 /《三体》里的女性群像
00:12:47 / “替罪羊”论调
00:13:42 / 进阶类别——猎巫迷思
00:14:50 /《燃烧女子的肖像》(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里的女巫——乱入的半正面描写
00:15:40 /《木兰》(Mulan, 2020)里的嗔痴仙娘
00:16:02 / 《沉睡魔咒》 (Maleficent)里的冷酷魔女
00:16:15 / 《猩红山峰》(Crimson Peak)里的中世纪恶女典型
00:16:49 / 近现代组——精神不稳定的“疯女人”
00:17:15 / She is crazy!(她疯了吧)
00:17:57 / 《简爱》(Jane Eyre)的背面——被关在房里的疯妻
00:18:50 / 小丑女的漫画原型——Azula(《降世神通》Avatar: The Last Airbender)
00:19:25 / She belongs to the madhouse(她该待在精神病院)——《欲望号街车》(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00:19:52 / 当世界上所有人都疯了,而你却清醒——《魔鬼圣婴》(Rosemary’s Baby)
00:20:24 / 以量取胜的类别——不完美的母亲
00:20:33 / 妈妈坏——南方哥特故事和孟乔森综合症《利器》(Sharp Objects)
00:21:50 / 坏妈妈——母亲身份与女性身份的交织
00:24:01 / 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门类——妖艳美丽与外貌普通
00:24:29 / 科普时间:互联网流行词”坦克“是什么
00:25:13 / 被丑化的女性主义者——”方下巴和大脸盘儿“
00:25:53 / 为什么那么多恶女都是酷儿
00:26:45 / 科普时间:Incel这个代号的产生
00:27:51 / 非异性恋取向的角色设定和营销(Queer Coding vs. Queerbaiting)
00:29:11 / 男性视角的百合营销
00:30:38 / 《本能》(Basic Instinct)里的致命女郎(femme fatale)
00:33:07 / 非异性恋取向的角色设定能用来对立性别二元论吗?
00:34:46 / 误导性的角色设定——《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p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