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033如何像古人过一个浪漫的中秋-张卫东/侯磊/思煜
Description

【本期嘉宾】
张卫东 @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戏曲及史地民俗研究者
侯磊 @青年作家,北京民俗研究者,著有《北京烟树》《北京繁华录》等
【主理人】
思煜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
东山 @芝加哥大学艺术史博士
国庆中秋双节开启,各位小伙伴们假期过得还快乐吗?本期是我们节庆民俗系列的最后一期,此前我们已经讲过了春节、元宵、端午、清明,这期我们照例和大家一起聊聊中秋。欢迎收听~
【你将听到】
Part One 中秋节为什么位列三大节
01:07 一年月圆十二(十三)回,为什么中秋会是重要的节日?
04:41 民间祭月祭的是什么?拜月又拜的是什么?
10:00 祭月还有一套流程?
15:59 嫦娥、玉兔、吴刚、蟾蜍,月宫上到底住着多少神仙?
Part Two 吃吃喝喝过中秋
19:05 北京的中秋特色,祭完了兔爷玩儿兔爷
27:24 中秋节赏月还得赏花,桂花、鸡冠花来两支
30:16 中秋月饼,你们那儿都是什么馅儿的?
43:07 别光月饼噎着了,西瓜、枣儿、梨咱也吃点水灵的
46:36 听两段中秋节的应节戏吧~
【本期延伸】
<figure>老北京卖兔爷 @小红书 黛玉晴雯子
<figure>拜兔爷 @小红书 黛玉晴雯子
<figure>供月光马儿 @小红书 集趣时光
<figure>月光马儿 @小红书 集趣时光
<figure>祭月 @微博 八角鼓讯
《花王阁剩稿》:明代文人纪坤创作的诗集,原稿毁于明末战乱,后由玄孙纪昀整理残篇成书。清乾隆年间,纪坤玄孙纪昀进呈四库馆,因争议仅列存目 。现存版本包括乾隆、嘉庆年间刻本,诗作风格承袭苏轼,幽默诙谐。该诗集还记录了明代北京中秋祭拜兔儿爷的习俗,系现存最早相关记载,具有重要民俗史料价值
【往期回顾】
春节:年俗、美食大起底,如何从腊八过到年三十儿
春节:跟老北京过民国年,如何从除夕过到元宵节
清明:清明习俗知多少:哭着上坟,笑着回家?
端午:端午宜忌:龙舟泥里埋,五毒台上演
本期音乐:
京剧《嫦娥奔月》@梅兰芳 百代唱片1920年
京韵大鼓《马鞍山》@刘宝全 百代唱片1925年
单弦《庆中秋》 @荣剑臣
八角鼓腰截《一夜钓鱼舟》 演唱 @张卫东 伴奏 @白秋童
封面设计:煜瑾 @寻长设计
音频制作:思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