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5 虚无、碎片与遮羞布,是什么让子弹变成射向世界政治的“弹幕”?
Description
9月10日,美国右翼活动人士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在一场集会中当众遇刺身亡。这起暗杀之所以引发大众的关注,其中社交媒体的影响非常关键,随之而来的政治风波也让人担忧美国社会正滑向一个更危险的方向。
刺杀柯克的嫌疑人被美国警方确认是22岁的泰勒·罗宾逊,然而罗宾逊发射的子弹刻字显示,他深受网络文化以及极右翼运动的影响。有分析认为,罗宾逊可能来自比柯克更右的Groypers。这是一个由极右翼白人至上主义者尼克·弗恩特斯(Nick Fuentes)领导的松散网络运动,从2019年开始活跃至今,喜欢用网络段子表达反犹主义、种族主义和恐同等右翼观念。
Groypers有意地攻击自由派才是法西斯,还把反法西斯的歌曲《Bella Ciao》加入自己的歌单,因此当看到罗宾逊在子弹上刻下Bella Ciao之后,人们反而无法确定他到底是字面意思的反对法西斯,还是隐隐约约在表达对Groypers的认可,也很难判断,和跨性别者处于亲密关系中的他,到底是真的想用“如果你读到这个你就是Gay”来嘲讽同性恋群体,还是只是想玩个梗 ,又或者是不是要故意让人们联想到Groypers。
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大量普通网民看不懂的极右翼的梗文化,而在新一代袭击者的宣言中,直白的政治性内容越来越少,梗的密度却越来越高,就连袭击本身都成为“抽象”的行动。当极端主义利用烂梗为仇恨言论披上讽刺的外衣,用戏谑方式呈现排外情绪,并通过笑料传播法西斯主义的时候,道德上的愤怒反而可能被他们利用,助长他们关于受害者和反抗的叙事。
这些梗文化究竟为何可以成为极端主义的表达符号?躲在这些符号背后的人究竟又在恐惧什么?语言究竟是沟通的工具还是表演性的行动?面对虚无主义、身份认同的焦虑,人类的情绪和恐惧究竟如何安放?
极端主义似乎成功地利用了数字时代的红利,发起了一场文化战争,进而夺取政治话语权。互联网社交平台成为养蛊场所,算法和个人信息收集越来越成熟的情况下,平台的监管责任不应再享有豁免权。
主播:
大大卷,澎湃国际新闻编辑
许振华,澎湃国际新闻记者
对谈嘉宾:
邓自宇,牛津互联网研究所博士候选人
王朝,资深撰稿人
03:42 美国政治极化下的柯克枪击案:嫌疑人身份之谜
11:39 网络文化与另类右翼政治的交织影响
19:43 狗哨政治与遮羞布
22:54 网络文化中的抽象表达与沟通障碍
26:56 语言的表演性与身份构建
32:27 语言符号与政治文化战争的交织
38:07 网络上极端主义与情绪传染的社会运动
50:13 人类价值空虚与自我认同危机
01:03:43 青少年极端主义右翼化的碎片化特征与虚无主义暴力极端主义
01:09:25 情绪与极端主义:情感的社会粘合剂作用
01:17:37 极端主义右翼化与社交平台的互动影响
01:23:42 社交媒体如何塑造极端表达与暴力感知
01:31:43 平台监管责任
01:44:25 新加坡应对极端主义的独特策略与全球视角
01:47:49 社交平台与极端主义:南亚和东南亚的挑战
01:51:45 在政治极化中寻找共同点
来自邓老师的书单:
1. 朱迪斯·巴特勒《性别麻烦》
2. Giorgio Agamben: The Sacrament of Language: An Archaeology of the Oath (Homo Sacer II, 3) 这本没有中译本但同系列前作《神圣人:至高权力与赤裸生命》有中译本
3. 路易·阿尔杜塞《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机器》 (这不是书而是一篇长文)
4. Ian Haney López (2014). Dog Whistle Politics: How Coded Racial Appeals Have Reinvented Racism and Wrecked the Middle Class.
5. Jennifer M. Saul (2024). Dogwhistles and Figleaves: How Manipulative Language Spreads Racism and Falsehood.
6. Zizi Papacharissi (2015). Affective Publics: Sentiment, Technology, and Politics
7. Sara Ahmed (2004).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motion
8.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2024):《如何改变世界》
9. Angela Nagle (2017). Kill All Normies: Online Culture Wars from 4chan and Tumblr to Trump and the Alt-Right
10. Whitney Phillips (2016). This Is Why We Can't Have Nice Things
Mapp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line Trolling and Mainstream Culture
11. Nicholas G. Carr (2025). Superbloom: How Technologies of Connection Tear Us Apart
12. 兰道尔·柯林斯:《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
13. Danielle Citron & Mary Anne Franks (2020). The Internet as a Speech Machine and Other Myths Confounding Section 230 Reform, University of Chicago Legal Forum 2020, Art. 3.
来自王朝的书单:
空能指:《莫斯引论:列维-斯特劳斯导读马塞尔·莫斯》(Introduction to the Work of Marcel Mauss)作者:列维-施特劳斯
空能指的政治性:《解放》(Emancipation(s))作者:欧内斯特·拉克劳
4chan的政治崛起:It Came from Something Awful 作者:Dale Beran
-制作团队-
监制:吴挺
统筹:李怡清
文案:李晓萌
剪辑:凌卓媛 李晓萌
<figure>
</figu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