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7 闲聊双年展,从“宇宙电影”到“处处都是外人”
Description
双年展作为艺术生态中一种重要的展览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往往代表了一个城市甚至国家最先锋的艺术表达,也是聚合本土与国际艺术家的平台。2023年的上海双年展“宇宙电影”与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处处都是外人”都在互联网上引起了一些讨论,本期节目将结合亲身体验,聊一聊两个不同城市的双年展带来的艺术感受,也欢迎大家与我们分享自己的观展感受。
本期主播:YOYO、米尼
时间轴:
00:39 威尼斯双年展的历史
03:52 上海双年展历史
06:30 2023年上海双年展主题“宇宙电影”
10:07 上海双年展展览动线与作品
17:55 2024年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处处都是外人”
23:45 威双“金狮奖最佳国家馆”澳大利亚馆
29:34 威双德国馆
43:09 国家馆的不同形式
44:03 聊聊中国馆和日韩馆
49:43 威尼斯双年展观展TIPS
相关作品:
<figure>
</figure>1996上海双年展张健君作品《Taichi·迪斯科》现场图
<figure>
</figure>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宇宙电影”
<figure>
</figure><figure>
</figure>展览动线
<figure>
</figure>特雷弗·帕格伦《非功能性卫星原型(设计4;建造4)》《轨道反射器(比例模型)》《轨道反射器(三角形变体#4)比例模型》
<figure>
</figure>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海报
<figure>
</figure>克莱尔·方丹Claire Fontaine《Stranieri Ovunque(处处都是外人)》
<figure>
</figure>澳大利亚馆 阿奇·摩尔ArchieMoore《kith and kin)》
<figure>
</figure>埃及馆 韦尔·肖基 WaelShawky 《Drama,1882》
<figure>
</figure>德国馆大门
<figure>
</figure>德国馆 耶尔·巴塔纳 YaelBartana《Light to the Nations – Generation Ship》
<figure>
</figure>德国馆 耶尔·巴塔纳 YaelBartana《Farewell》
<figure>
</figure>德国馆 耶尔·巴塔纳 YaelBartana《Light to the Nations – Life in the GenerationShip》
<figure>
</figure>上海双年展 查尔斯与雷 · 伊姆斯《十的次方》
<figure>
</figure>德国馆 埃尔萨·蒙塔克ErsanMondtag《Monument》
<figure>
</figure>德国馆 埃尔萨·蒙塔克ErsanMondtag《Monument》
<figure>
</figure>From Ukraine: Dare to Dream, Victor PinchukFoundation
<figure>
</figure>意大利馆
<figure>
</figure>中国馆
<figure>
</figure>日本馆
<figure>
</figure>韩国馆
<figure>
</figure>ARTLAS 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