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8 食堂大爷也得写PPT?——探秘中国第九大菜系
Description
本期嘉宾:王大爷
本期请到了在食堂工作的王大爷来跟我们聊聊食堂那些事,好久没录对谈节目了很紧张一直手欠在玩圆珠笔有杂音敬请谅解,内容还是挺飞的,嘉宾完全不受控制(bushi)
00:01:47 热身话题:最近一次吃食堂是什么时候;吃过几个不同的食堂;最喜欢农大食堂的哪些菜
00:08:05 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食堂主要做什么工作
00:08:11 大学食堂的工作重心:安全和盈利
00:10:20 食堂的分类,不可取代的基本伙
00:17:00 处理食堂投诉,食堂菜为什么难吃
00:22:26 黑暗料理(辣椒炒月饼,芹菜炒草莓,小番茄炒鹌鹑蛋,玉米炒葡萄,爆炒妙脆角
00:27:35 食堂越来越多样化的选择:健身餐
00:29:42 忆童年环节:食堂的气味,回家的巴甫洛夫,食堂趣事
00:33:49 食堂文学,平凡的世界
黄油烙饼:爸爸说,要开三级干部会。"啥叫三级干部会?""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三级干部会就是三级干部吃饭。
他知道,奶奶是饿死的。人不是一下饿死的,是慢慢地饿死的。
大跃进时期标语: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吃饭不要钱,老少尽开颜;劳动更积极,幸福万万年
梁实秋:雅舍谈吃吃相(其一)
经历食堂,魏启扬
生产队里的食堂是什么时候解散的,我已忘得一干二净,食堂是怎么解散的,我也不得而知。食堂本是一个解决生计、解决一日三餐的方式和场所,如果加上浓厚的政治色彩,食堂就会失去它的本质属性。那个时代办起的这种食堂,就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产物,它留给我们的不仅是食堂本身的记忆,而且还有更多值得反省的思考。
学校食堂里的粮食都是由学生从家中带来的,家住高山的学生带来的全是玉米面,家住低山的学生带到学校食堂的多为大米,除此以外,学校是不收红苕、土豆等杂粮的。那时靠工分吃饭,生产队按工分七成、人口三成分配粮食,七成工分粮分配细粮(即稻谷、玉米),三成人口粮则分配粗粮(即红苕、土豆)。
记得那时学生中居住高山的较多,自然带玉米面的就多。我们虽然带给学校的是大米,但吃饭的时候,却见不了多少大米,盛在碗里的只有散发着烟熏味的玉米面饭。这些玉米面正是居住高山的同学带来的。山高的地方天气冷得早,太阳来不及晒干湿玉米,没办法,农民们就将湿玉米棒子挂在土屋里的楼顶上,下面生上柴火慢慢烤熏,玉米就渐渐由湿变干,我们碗里玉米面饭的烟熏味就是这样来的。
00:44:48 影视剧中的食堂:《深夜食堂》《海鸥食堂》《蜗牛食堂》《异世界食堂》《鸭川食堂》
00:48:05 关于碳水热量占比的友好讨论
00:54:07 食堂生产新模式
最后用魏巍先生,在其撰写的《走在时代的前面》一文里做结尾,写下这样的一段话语:“建成社会主义的日子,并不会像我们的表针一指到十二点食堂里就开午饭那样的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