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94王智弘老師跟你聊聊如何閱讀成長中的孩子
Update: 2025-04-18
Description
大部分的我們都在成長過程中,學會去符合體制的需求、某些規準和某些對知識的定義。但那也是一個比較單純的世代,而活在現在更形複雜的議題與環境變遷,要走出自身立命的貢獻,是更難?還是更多可能?
如何讓孩子熱愛生命?從小學階段,孩子對自己的感受,有一部分是透過大人對他們自己的感受來感受。到了青春期的時候,孩子的情感生命已經形成。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覺得好像孩子有時候看不見自己的好,或者可能沒有找到父母有很值得他們去繼續學習的地方,或可以去對談的的事情。所以他們開始愛上同儕,開始對異性產生某一種好奇,對世界既期待又怕受傷害,那就是某種愛的轉化。他們會用一種想要思考來確認關於愛,我們要談的是孩子對自己怎麼思考,此時他們從旁邊大人對他們的思考來思考自己。如果我們負面的去看、負面的貼標籤,孩子也會從這些大人對他們的認知來認知自己。
我們的「以愛之名」,對孩子來說會不會是一種迷惑?要能夠讀懂孩子的前提,是我願意去讀;若我願意去讀,我就能讀得到。有一種意向性,對那事情感興趣,你才有辦法接收到訊息。在跟孩子對話時,我有意識我們當中發生了什麼事?開放、嘗試,然後累積各種不同交流的方式。它不是一種思考或推理而來的東西,它會是一種直覺。
智弘老師分享自己常思考要如何讓學生在他面前能真誠地做他們自己?老師要去看到的不是他們的不完美,而是心中關於「他們的完美」,而後更了解要把他們引領朝向什麼方向。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Comments
In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