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05 字节早期员工聊一聊大厂人如何在AI时代不被淘汰
Description
这期节目,我请来了经历过多次行业周期的资深策略产品经理韩瞳。她不仅是字节跳动的早期员工,还在知乎从0到1带出了用户时长暴涨57%的推荐系统。
直面这份职业身份危机,韩瞳聊一聊AI正在快速取代依赖同理心和逻辑推理的工作,但人类的未来,系于另外两种AI无法学会的能力:同情心与资源整合。
在这期节目里,你会听到:
哪些岗位首当其冲会被替代?(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如何从“打工人”心态,转向把自己当成一家公司的“构建者”心态?
她为什么认为“写书是普通人最好的杠杆”?以及除了写书,还有哪些更轻量的起点?
在AI时代,我们最应该投资的“慢变量”是什么?
面对未来“三叶草结构”的组织形态,我们该做怎样的职业定位?
无论你是想在大厂里清醒地生存,还是计划开辟自己的第二曲线,这期节目都提供了一份来自前沿的、充满洞见的“生存地图”。告别无效焦虑,找到你的破局之道。
欢迎收听姜就一下。
【时间轴】
00:00 AI时代:如何避免职业被取代
- 我邀请资深策略产品经理韩瞳,聊聊我们共同的焦虑:经验好像一夜之间不“香”了。
- AI带来的不仅是效率提升,更是一种深层次的职业身份危机。
02:55 策略产品经理与大厂工作经历分享
- 韩瞳分享了自己从字节跳动前500号员工,到创业公司,再到知乎负责推荐的职业路径。
- 他提到,在知乎期间实现了APP总时长从3.8亿到6亿的增长。
04:34 大厂职场人AI时代下的焦虑与转型挑战
- 我分享了自己的经验焦虑:很多基础工作AI做得比我好,数据整理、文案生成都能替代我。
- 我们观察到周围30岁上下的朋友普遍陷入“卷不动也躺不平”的状态。
08:07 AI时代下的确定性缺失与价值重构焦虑
- 韩瞳引用《人类简史》作者的观点,指出未来98%的人可能成为“无用阶级”。
- 我们心底最焦虑的是:我之后能干什么?我的价值感来自于何处?
09:50 AI时代下人类技能的重塑与价值
- 韩瞳将工作技能分为四类:同理心、逻辑推理、同情心、资源整合。
- AI正在快速取代前两类,但后两类(同情心和资源整合)将是人类的核心优势。
13:15 AI发展渐进与突变:岗位替代的时间线与技术进步
- 我们认为AI发展是“渐进但突变”的,取决于基础模型的突破性进展。
- 韩瞳预测,下一次大的突变可能在未来两年内发生。
18:28 AI冲击岗位与标准制定流程
- 审核类岗位将首当其冲被AI替代。
- 韩瞳分享了“四步开会法”制定标准的传统流程,并指出现在AI可以承担大量案例阅读工作。
22:23 AI与人类在内容评估中的角色与局限
- AI擅长“找坏人”(识别明确的问题),但不擅长“找金子”(鉴赏85分和95分的差异)。
- 我补充说,难的是找到“最大公约数的好”,而找错误对每个人都很容易。
25:09 不易被AI取代的职业与直觉判断力的重要性
- 销售、心理咨询、老板、基金经理等需要复杂判断和人际整合的岗位更安全。
- 人类需要培养的是“在不确定性中做出后验正确判断的直觉”,这就像基金经理的能力。
27:48 AI在职场与行业知识获取中的角色变迁
- 0-3年的基础知识和4-7年的行业知识,正逐渐被AI学会。
- 韩瞳坦言,他之前30人的团队,现在可能只需要7个人就能运转。
34:18 AI工具在职场中的应用与未来趋势
- 韩瞳分享了自己用AI写书的体验,称如果没有AI,绝对写不到30万字。
- 他提出“硅基增强大脑”的概念,认为使用AI工具将是未来岗位的必备技能。
38:04 打工心态与创业心态的区别探讨
- 打工心态是“拿一天钱干一天活”,创业心态是“把自己当成公司,与老板是合作关系”。
- 很多人心智上没有完成“自我分化”,把领导当成了班主任。
41:31 构建者心态与三大杠杆理论
- 韩瞳引用纳瓦尔的三大杠杆:劳动力杠杆、资金杠杆、知识产权杠杆。
- 他认为对普通人最重要、最该拥有的是知识产权和影响力杠杆。
45:03 大厂职场策略与职业规划思考
- 在大厂要明确想拿到三样东西中的至少一样:对的人、应得的钱、面向未来的知识。
- 不能什么都要,想清楚自己当前阶段最需要什么。
49:58 策略与功能岗位价值及薪酬差异探讨
- 策略岗位薪酬更高,因为其杠杆长、价值可验证(如通过AB实验)。
- 但策略产品经理的技能高度依赖企业系统,反而不如运营那样容易“出来干”。
54:29 AI时代下的个人影响力构建与知识价值变迁
- 在AI能生产所有浅层知识的时代,带人格属性的IP和一手实战经验更值钱。
- 韩瞳认为,写书是最好的“工作量证明”,是构建个人影响力资本的有力方式。
58:21 培养直觉与长期视角:个人成长与职业规划
- 我们要培养的不是知识,而是智慧——对事情长期后果的预知能力。
- 韩瞳建议用“费曼学习法”(逼自己输出)来驱动学习,做就比不做强。
01:06:25 未来工作形态与AI替代趋势分析
- 大公司的岗位需求将持续减少,尤其是0-3年的基础岗位。
- 未来会形成“三叶草结构”:核心骨干 + 外部专家 + AI代理。
01:12:29 大厂转型与AI管理下的未来职场趋势
- 未来的管理者需要具备高学历、高心力、高颜值,更像金融行业。
- 韩瞳预测,产品经理的职位(策略、功能、数据)可能会合并,通才更吃香。
01:17:23 企业内部创业与生态层业务发展策略
- 未来的业务单元会更像内部创业的“小公司”,用资本回报率来衡量。
- 主营业务外的创新业务,将采用类似字节A-Z项目的模式进行孵化。
01:21:24 未来趋势下个人定位与知识选择
- 不要再跟AI在主航道上抢饭吃(如精进代码细节),要去掌握“慢的”、不变的东西(如人性)。
- 未来的知识投资应集中在:框架知识、肉体体验、未被数字化的隐含知识、人机互动技巧。
01:27:39 未来十年个人成长与AI的关系
- 人类未来的三大需求是:认识自我、新时代转型、建立人际关系。
- 与之对应,心理咨询、职业转型服务、高信任关系产品将迎来机会。
01:31:25 未来职业转型探讨
- 韩瞳预测未来三大职业方向:创意家(创造IP)、创业者(提供细分服务)、科学家(推动前沿科学)。
- 补充了“裸辞躺平”群体的状态,韩瞳建议此时应“龙蛇之变”,休养生息的同时保持认知进步。
【嘉宾简介】
韩瞳,在字节早期负责今日头条创作端的一线策略工作、在知乎负责整体推荐策略工作,擅长搜广推策略,社区构建和生态治理工作。
自媒体矩阵有公众号、知识星球”策略产品经理实践”,小红书“策略产品小韩”,即刻“Aimeemew”,2020年出版图书《策略产品经理实践》,微信读书可阅读,2026年将出版续作《策略产品经理实践2》。
【主播】
姜旭:《姜就一下》、《当你红了》主播,互联网从业者。
<figure>
</figure>【制作团队】
出品:鸣响制造
主播、制作人:姜旭
后期:恣穗
设计:阿希
商务支持:小跳
<figure>
</figu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