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科学技术史博士:夜观天象,玄学和科学的距离有多远
Description
玄学和科学的距离有多远?古人“夜观天象,但见紫微星微微发亮”时,从事的未尝不是天文活动。而古代科学家设计浑天仪的时候,其目的可能也做占卜之用。我们今天邀请的嘉宾,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方向博士宋神秘老师,研究的就是唐宋时期的天文星占学,且听她来讲讲那些关于“夜观天象”的神秘故事。
本期嘉宾
宋神秘,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方向博士,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唐宋时期中国的天文星占学史,以及古代中国医学、天文与数术的互动研究。
本期知识点
科学技术史
科学技术史是研究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区域文明历史上有关科学技术产生、发展、演变、流动以及科学技术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是理学一级学科。在具体研究方向上可分为天文学史、物理学史、医学史、生物学史、纺织史、冶金史、气候史、农史等等,也可以分为科学思想史、科学物质史、科学社会史等领域。它以科学技术为核心,探讨各区域人类社会在历史上和现当代如何认知、使用、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和实践。
星占学
星占学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用天上的星象运行和排布位置预测地上人类事务进程和后果的一种知识技术门类,它在古代世界各文明中都长期存在,是古代天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依照其预测目的划分出很多类别,其中包含军国星占学和生辰星占学两大类,这两种星占学在古代中国都存在。军国星占学是以星象为基础,预测国家政治、战争、朝代更替、农业丰歉等社会事务的一个分支;生辰星占学是以星象为前提,预测普通个人命运吉凶祸福的一个分支。
二十八星宿
中国古代用来测量日、月、五星和恒星位置的一套坐标系统,它们主要围绕赤道分布。这二十八个星宿的宽窄范围不一,与欧洲西方均分为十二个30度区间的黄道十二宫不同,它们组成的一周天的度数并不是360度圆周,而是365.25度左右。这是因为中国古代一周天的度数是以回归年长度计算,回归年的数值就是周天的度数数值,因此才符合太阳一天走一度的基本设定。唐代左右黄道十二宫从域外传入中国后,与二十八宿在坐标系统的功能上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对应和相互竞争,一方面原本用黄道十二宫计量的度数位置需要转化成相应的二十八宿度数,因为两个坐标系统之间本质的区别,产生了对应上的困难;另一方面在星占学中,以黄道十二宫坐标还是二十八星宿坐标为基础推算一个人命运的起点,会对这个人的命运推算造成不同的结果。
时间轴
03:26 如果读科学技术史的研究生,它的本科什么专业的都有
20:09 中国本土关于星象的占卜主要还是军国事务
25:07 在学星占的过程中,我自己是已经很不相信了
36:42 军国星占的目的主要是监督帝王执政
51:30 宋朝以后对于“皇帝行事与天象有关“的观念逐渐变弱
1:01:26 韩愈、文天祥声称自己是摩羯座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本期嘉宾推荐
霍斯特《行星组曲 —— 木星》
【本期主播】
红总:传播学博士,一个留学咨询师
海云:文化研究博士,一个做媒体的
【制作团队】
·制作人:响子、Daytun
·出品人:红总
【出品方】
上海杭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加入听友群方法:关注微信公众号:《我是女博士》,给公众号留言申请加入。
商务合作:reedstudio2022@163.com
欢迎愿意分享经验的女博士通过以下方式报名参与节目:
reedstudio2022@163.com收听途径:小宇宙、喜马拉雅、podcasts、网易云音乐,搜索“我是女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