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讓「回娘家」成為引爆點】
Description
妳是否依稀記得還沒結婚前,他總是哄著妳說:「以後妳想什麼時候回娘家,就回娘家。」但結婚之後他卻說:「前陣子不是才剛回去過嗎?」怎麼會這樣呢?
我有個年輕的同事香湘,去年才開開心心地當完6月新娘,最近卻忍不住跑來抱怨,說她老公泰禾婚前對她百依百順,婚後整個人都變了,開始學會頂嘴,還常常搬出他父母的意見來,兩個人為了農曆年回娘家的事,更是吵個沒完。
香湘說:-
「我爸媽只有兩個女兒,我們都嫁出去了,過年只剩下他們倆個老人家,感覺很冷清耶,我們不能早點北上,在娘家多待幾天嗎?」
泰禾說:-
「我爸媽也只有我跟我姊啊,每次開5~6個小時的車才回到家,當然要多住幾天,何況過年還要去親戚家拜年耶。」
香湘說:
「是你自己說,只要我想家,隨時都可以回去的啊!」
泰禾說:
「妳也為我想想,我家那麼遠,一年也才回去幾次,一到家睡一晚隔天就走,這樣像話嗎?」
你發現了嗎?香湘與泰禾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說話,只有自己最委屈、最有理,還埋怨對方結了婚就變了樣。
不過瑀絲老師要提醒你,無論是他或是妳,婚後一定會變,而且不變不行哦。你是不是覺得很納悶呢?那麼,讓瑀絲老師來告訴妳,婚後必須轉變的兩個認知,教你如何變得有理,變得如魚得水吧。
首先,婚後必須轉變的第一個認知是:不再是兩人世界,同理心要放大到雙方家庭。
談戀愛的時候只有兩個人,也許某一方的個性比較不在意細節,就像泰禾認為自己忍讓一下就過了,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當泰禾的父母也進入他的天平時,就不是單純個人的問題了,他必須考慮的狀況變多,自然無法事事順著香湘的意。
家庭如同火車的各節車廂,而結婚就是將兩邊父母的車廂連接起來,你們的角色已經從單一的情侶夫妻,又增加了媳婦女婿的身份,立場變得更多樣化,看的視野自然也該放大放遠,如果仍維持單向的思維模式,各節車廂串接不起來,火車就無法前進了。
所以試著先聽聽對方的想法,再說出自己的考量,理解雙方的心情與處境,各退一步,共同協調出可以接受的方式。
再來,婚後必須轉變的第二個認知是:協調出做法後,要各自向自己父母溝通說明。
妳可能會說,這不是廢話嗎?但確實有人會認為既然是妳的提議,那就由妳去向我父母說吧。
即使是對方的提議,但妳接受了這個提議,就該自己向父母進行說明,同時要偽裝成自己的主張,千萬不要直白地說出以下這種話:
「香湘覺得四處拜年很累,所以她想在娘家多待幾天」。
具備以上的兩項認知後,瑀絲老師再分享兩個過節的建議做法,給你參考看看哦。
第一個建議做法:雙方一起過節或平均分配過節。
如果兩邊家庭距離不遠的話,不妨訂個餐廳要求長輩們一起共度年夜飯,或者趁難得的假期來個家族旅行,凝聚感情。
但如果雙方家庭距離遙遠的話,就只能採取平均分配假期,例如春節前3天待夫家、後3天待娘家,或者過年待夫家、228連假回娘家,甚至一年春節待夫家、一年待娘家等。
其實任何方式都可以,只要運用前面提到的兩個認知,做好事前溝通,一切都沒問題。
第二個建議做法:沒辦法一起過節的那方,用視訊共同歡慶。
感謝科技的發達,以往不能見面的無奈,現在可以靠視訊來一解相思之苦了,除了祝福的話免不了外,記得要感謝長輩的體諒,並且承諾何時會過去探望哦。
最後瑀絲老師再幫大家總複習一下,是哪兩個認知與哪兩個建議做法呢:
第一個認知:不再是兩人世界,同理心要放大到雙方家庭。
第二個認知:協調出做法後,要各自向自己父母溝通說明。
第一個做法:雙方一起過節或平均分配過節。
第二個做法:沒辦法一起過節的那方,用視訊共同歡慶。
婚姻不能只有關注夫妻小世界,更要串聯彼此大家庭,尊重體諒、互有謙讓,才能幸福美滿哦。
-------------------------
查看更多→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yusz202012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yusz202012/
YouTube:https://m.youtube.com/channel/UCS1EOjr3g5Md35kh3qDRm2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