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芳時間】解析川普對等關稅最新發展及影響
Description
主持人蔡明芳表示,美國最新公布的對等關稅政策針對14個國家進行了調整,其核心目標是精準打擊洗產地的行為,也就是透過第三國轉運來規避對中國商品的高額關稅,他以越南為例,美國對其課徵差別稅率,對於真正由越南本地生產製造的產品,關稅為20%,但對於僅在越南進行簡單組裝、實則源自中國的轉運產品,關稅則高達40%。此舉顯示美國的關稅手段正從全面施壓轉向更具針對性的戰略佈局。<o:p></o:p>
蔡明芳指出,除了越南,其他國家的稅率調整也反映了與美國的合作程度及戰略地位,像是英國很早就與美國達成協議,關稅維持在10%,並在鋼鋁產品上獲得零關稅的優惠,而東南亞國家如柬埔寨,在展現合作意願後,關稅從49%大幅降至36%。這些案例都表明,美國正利用關稅作為談判籌碼。<o:p></o:p>
節目中蔡明芳還分析了三個尚未公布稅率的國家,印度、歐盟與台灣,這引發了外界的諸多猜測與憂慮,蔡明芳認為,歐盟因會員國眾多,各國產業利益難以協調,導致談判進程緩慢,印度則因其龐大的國內市場與產業保護政策,與美國的談判同樣陷入僵局,相較之下,台灣的處境則顯得獨特且樂觀,蔡明芳強調,台灣的關鍵優勢在於經濟結構的成功轉型,與美國形成了高度的貿易互補關係。台灣的出口重心已從過去銷往中國的中間財,轉變為直接出口至美國的資本財,這意味著台灣不再僅是中國供應鏈的一環,而是美國高科技產業不可或缺的直接合作夥伴,因此賦予了台灣在談判桌上遠超過日、韓的籌碼。<o:p></o:p>
蔡明芳說明,台灣的關稅談判仍在進行,外界不應過度悲觀,目前的持續磋商,正反映了雙方正在就更深層次的細節進行討論,而非談判破裂的跡象。基於台灣的戰略重要性與無可取代的供應鏈地位,最終結果極可能對台灣有利。<o:p></o:p>
(精彩節目內容歡迎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蔡明芳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EMAIL: 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o:p> </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