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企鵝不捨 啟發日記啟發日記D73 『湖濱散記--勞作』
啟發日記D73 『湖濱散記--勞作』

啟發日記D73 『湖濱散記--勞作』

Update: 2025-09-29
Share

Description


親愛的

你今天過得好嗎?

今天想和你分享的啟發關鍵詞是:「勞作」。

最近,我們重新讀起梭羅的《湖濱散記》。書中他提到,每天一早醒來,不是急著趕路、收信、回訊息,而是走到屋後,把前一天劈好的木柴搬進屋裡;或是挖一會兒豆田、修補圍籬。這些手邊的小事,彷彿是他與世界重新握手的方式。

這讓我想起每天小書房開門前,我們整理環境陽的經驗。只是擦拭玻璃或是吸塵地板,卻像整理自己的視線;當抬頭發現陽光透過窗戶灑進來時,整個房間和心情,都亮了一點。



第一層啟發:當我們用雙手做事,內心也會慢慢安靜下來。

在忙碌生活中,我們常把「勞作」和「勞累」畫上等號,

但其實,有些勞動,反而能讓心更清明。

那種不是為了績效、不是為了賺錢的勞作——

像是煮一鍋湯、修一把壞掉的椅子、鋪一張乾淨的床單,

我們一邊用身體感受節奏,一邊也讓情緒有了出口。

日本作家松浦彌太郎曾經表達過:

「最好的心理治療,就是做點家事。」

你是否也有過這種經驗?

當你沉浸在洗碗、縫補、掃地這些簡單的動作中,

心裡的煩躁與疲倦,也漸漸被清理乾淨。



第二層啟發:不為展示的勞作,是一種回歸自己、重整節奏的方式。

我們活在一個資訊高速傳播的世界裡,

每個產出都像是被迫需要回報、被讚、被看見。

但勞作不同,它不用發表、不用分享,不用打卡。

它像是一種默默的儀式——

你刷乾淨灶台,不會有誰注意,但你知道今晚煮飯時會更安心;

你整理書架,不會多一個讚,但你翻書時會更輕鬆。

這讓我想到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裡提過一個概念:

「紀律,是為了讓我們與現實建立有意義的連結。」

勞作,就是一種帶著溫度的紀律。

不為成果,而為一種生活的節奏。

不為別人眼光,而是回應自己的需要。



親愛的你呢?

你最近是否也曾做過什麼小事,不為他人,只是想讓自己更舒服一些?

也許是整理抽屜、也許是清洗鞋子、也許只是用心泡了一壺茶。

希望今天,你也能找到一點點這樣的時光,

用自己的雙手,安頓自己的心。

——企鵝不捨小書房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Comments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啟發日記D73 『湖濱散記--勞作』

啟發日記D73 『湖濱散記--勞作』

Never give up Book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