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学校里的中文课:一线老师的观察与思考丨BBM061
Description
在国内教育体系中,语文一直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学科;而在国际学校里,面对多元的学生背景和不同的升学规划,语文课的目标是什么?老师又是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这些目标的?
近年来,无论社会还是家庭,对传统文化和语文学习的重视不断增强,即便选择国际教育路线的家长,也越来越关注孩子的中文水平和文化认同。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深圳某民办国际化学校的中文老师 小A ,通过实际案例分享她在课堂中的观察、实践和思考,带你走进国际学校里的中文课。
00:00 – 04:00 |国际化学校的分类外籍子女学校 vs. 民办双语学校的区别与特点。
04:00 – 12:40 |嘉宾背景小A老师的语文执教经历(10+年)与选择民办双语学校的原因:被创新教学法吸引。
12:40 – 19:40 |语文教学目标民办双语学校中学阶段的语文目标及教学要求;受教育局管辖,教材需与公立学校一致。
20:20 – 23:25 |项目制教学的探索学校如何将“项目制”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5:00 – 32:30 |学生水平与项目制反思初中毕业时学生的语文水平预期;项目制的优势与挑战。
34:00 – 38:00 |择校建议是否一定要在小学阶段进入国际化学校?老师的理性建议。
38:00 – 45:30 |无纸化作业的冲击数字化作业对学生书写与传统学习习惯的影响。
46:50 – 49:00 |多元化考核过程性评估 + 纸笔考试; 项目制考核。
50:30 – 52:00 |激发学习兴趣当中文不直接影响升学时,老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2:00 – 58:20 |教学案例一《乡土中国》结合田野调查的项目制教学实践。
58:20 – 64:30 |教学案例二通过教育戏剧《玩偶之家》探索戏剧化学习。
67:00 – 78:00 |古汉语教学国际化学校中如何进行古汉语学习。
80:00 – 83:30 |家长择校建议从教学体系和教师精神面貌判断学校适配性。
86:20 – 97:20 |育儿泛思考三位妈妈对教育、陪伴和成长的深入讨论。
感谢大家收听,下期节目再见~
音乐 | 《中国话》 by S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