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Education聽教育夢想發原地17|以學校教育讓孩子成為新排灣人-屏東石門國小
夢想發原地17|以學校教育讓孩子成為新排灣人-屏東石門國小

夢想發原地17|以學校教育讓孩子成為新排灣人-屏東石門國小

Update: 2025-07-26
Share

Description

屏東縣牡丹鄉的石門國小,石門部落位在屏東南方的恆春半島,大家常聽到的牡丹社事件、石門古戰場、羅發號事件等關鍵詞,都是發生在這個地區,是一個充滿歷史文化的區域。初任校長就來到石門國小的周淑琴校長,介紹kabana石門,也稱為「大河邊的部落」,過去因為建造水庫,引來了許多族人遷移至這塊土地上,經由過去勤勞耕作的長輩精神:分勞、分憂、分享的精神,進而成為新排灣人,更重要是未來可以為部落供獻己力。Kivi主任同樣也是是初任就回到石門國小擔任教職,身為在地族人的使命感,使得她和老師們在推動文化課程已經十年,她談到先設定了願景目標,參考108課綱,從文化出發,來發展未來學生圖象;石門國小很重視教師能力的養成,當我們想要孩子具有探究式能力,很重要的就是老師們也要有探究式精神;但課程設計的過程不容易,要打破舊有的觀念,運用新的做法,光是一個願景與課綱的融合就花了一年的時間,不過當我們將學習權交給學生,孩子們所呈現出來的成果是從心發出,真正的理解課程內容與自己生命的關係。
 
一樣是當地出生的Sauljaljuy老師,從一開始就都是在石門附近的小學教書,因此對於這塊土地有著深厚的理解,運用自己的專業,透過南岬縱騎課程讓學生們實際走訪恆春半島,她堅持孩子們必須親自己走過一遍,他們才可以了解歷史故事背後的意義,而她更強調的是學生們如何從自己的眼光,以批判思考的方式看待自己的歷史事件,建構自己的觀點,而非跟從主流呈現的故事脈絡。來自高雄的媜汝老師,喜歡上這塊土地,而留下來教書,她帶著學生進行行動攝影展課程,教導相機使用技術後,引導學生在拍攝圖象背後的意義,在高年級的階段運用這些過去的照片,找出能夠具體展現未來之路想要長成的模樣。從過去由老師決定的課堂場景,在石門國小轉變為由學生決定,主動探索自己的生活環境與生命。
 
貼心提醒,這一集有雨聲和風聲為背景,讓大家身歷其境。

#每周三教育新亮點
#每周日夢想發源地
#更多校園新聞請教育電台官網
-----
主持人:妞可
邀訪來賓: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Education聽教育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夢想發原地17|以學校教育讓孩子成為新排灣人-屏東石門國小

夢想發原地17|以學校教育讓孩子成為新排灣人-屏東石門國小

NER國立教育廣播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