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講客廣播電臺 I 靛花有聲書小雪號|以設計與企劃,讓山東的農業被看見——富里製造農村基地
小雪號|以設計與企劃,讓山東的農業被看見——富里製造農村基地

小雪號|以設計與企劃,讓山東的農業被看見——富里製造農村基地

Update: 2025-07-24
Share

Description

說書人:王于郡(四縣腔)



音樂總監:朱皮



文|陳嬿靜 攝影|李維尼



 



返鄉務農十多年的鍾雨恩是天賜糧源品牌的接班人,也是富里製造農村基地的負責人。



產銷班是富里製造的起點,因為他發現要帶動地方產業不只要會生產,行銷、設計、財務等都非常重要,一般農夫不會有這麼多能力,所以必須要結合不同才能的人進入團隊。



但是農村人口外流嚴重,地方缺乏不同面向的人才,如何把不同能力的人拉進農村來,就是現在面臨的問題。



 



2021年他加入國發會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的計畫,決定利用這計畫建立「富里製造農村實驗基地」。有了計畫的支持,開始招募有行銷、設計、財務等專長,並且喜歡富里也關心農業的人加入。



六名成員來自四面八方,有在地居民、有志工,也有移居者。共同的精神理念就是發揮所長幫助富里地方創生,協助地方農業用多元角度被看見。



 



富里是多元族群融合的鄉鎮,在產銷班內成員有客家人、原住民也有閩南人。大家對於農業生產都有很多的付出,生產品質優良的作物。但是好的產品如果沒有人知道,也就無法銷售到需要的客人手上。



因此鍾雨恩帶著富里製造的團員田調,為富里舉辦一場又一場的富有創意的活動及計畫。



例如邀請各項專長的文化生活家駐村,在米食、環境、文化三方的激盪下,創作出有趣的成果;實習生計畫則徵選有移居當農夫想法的人來富里體驗在地生活,並且嘗試運用自己的專長對富里做出一點貢獻。



他們參與執行客委會幸福台九線計畫,設計富里的伴手禮禮盒,讓富里客家的好味推廣至全台。



 



鍾雨恩提及,花東的客家族群多為從西部遷徙至東部的二次移居者,在禮俗上揉雜了西部的傳統,並且有著與東部多元族群共居後文化交融的新樣貌與生活特色。



花東客家族群都很願意融入其他族群共同合作生活,會受邀參與原住民的豐年祭,也會吃原住民的辣椒;客家人過年時會做的粿粄,其他族群也會買來吃。在食物食材運用上,也會相互學習,甚至連原住民話都會說呢!



也就是因為這樣的族群融合讓富里成為各族群的富里,也成為適合外來者移居的地方。



 



富里製造農村基地持續嘗試在地實驗——地方刊物《爆米花》的出版會是富里製造接下來的計畫,希望用地方刊物為地方發聲,說更多富里好山好水好米好文化的故事。



讓地方農業用地方刊物跟更多人對話,以更多元的角度被看見。



 



 



靛花 tien faˊ部落格:https://tienfa.tw/



講客電臺官網 : https://www.hakkaradio.org.tw/



講客電臺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radio105.9?locale=zh_TW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小雪號|以設計與企劃,讓山東的農業被看見——富里製造農村基地

小雪號|以設計與企劃,讓山東的農業被看見——富里製造農村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