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劈材:一个青春期孩子对成人世界的喊话
Description
⭐关键词:反叛,抑郁,休学,初二综合症,家庭关系,教育体制,社会理想,存在主义
嘉宾:一个不方便透露姓名的16岁男孩
青春期抑郁休学的孩子肉眼可见地急剧增多,我身边新增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个个孩子看起来没预兆地突然坍塌,家长们的焦虑和崩溃更甚于孩子。问题出在哪呢?倒塌是一瞬间的事吗?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而家长没有意识到呢?
在一个项目制教育的学社里,擦肩而过的一众少年中,崔同学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小伙子很帅,但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深沉样子。一次年终聚会,他的一个十分钟演讲让我听得惊心动魄又泪眼婆娑。我知道他来此之前是学霸出身,酷爱写作,不意外他思考的深度和表述能力之强,我意外的是他竟然那么坦荡地当众讲出他与父母曾经的激烈对抗、抑郁、休学的经历,赤裸裸毫无掩饰,台下的我隔着前面几排人群都能感受到那般血淋淋的切肤之痛。但结尾却又更意外地邀请曾经势同水火的父亲上台和他一起合奏一曲童谣。那个默契的合奏中,我能看到他曾经拥有过的温暖,父子俩曾经的亲密,以及现在的和解。
我觉得他的现实经历和内心经历都太有代表性了,让他对着更大的人群讲出来,尤其是成年人听见,也许会帮助到很多家庭。
约他聊天,我们一口气聊了三个小时,一个少年的成长故事像电影一样在眼前展开。很多桥段我都听得心里咯噔一下子,比如他小升初没有考取理想学校,父母带他带菜市场转,告诫他:不好好学习,以后就会跟这些买菜的一样。没想到他却很羡慕这样的生活,觉得他们好幸福啊,看起来悠闲又可以有伙伴聊聊天。这种庸常的生活状态对他来说竟然是奢侈的向往。
更意外的是,这次深聊,发现一个孩子抑郁休学的原因远远不止家庭冲突那么简单,还有与社会的、教育系统之间的意识形态的冲突等等,他说:“我不想承认我所受的一切教育都是个笑话。”这位16岁少年对教育本质的思考,对未来社会走向的敏锐察觉,对哲学与个体关系之间的探索等等,深刻得远超绝大多数成年人。
而他的社会责任感,对环境的改变意愿,生猛无畏,更让我这个中年人心头一震,让我看到这个社会的希望。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崔同学们会一直保持着这份改变世界的热血,而不是被生活磨成犬儒。而成年人,不该用那套世故的生存哲学去打击孩子,倾听他们,保护他们,托举他们,才是我们成年人该做的事。因为,年轻人如何,社会的未来便是如何。
🎧时间轴:
06:22 他们会认为态度就是一切
12:10 从小的感受是不允许被表达的
19:04 把我带到一个菜市场里面,说你如果再不努力,这就是你的结局
33:37 一边质疑学校,一边是学校里最好的学生
41:36 卑躬屈膝是我最气的,我不是气他替我做主
01:00:20 其实我所做的所有的行动都是在和父母对话
01:04:03 好像很多条人命在天上飘来飘去,就像压在自己身上一样
01:13:11 毕竟也没人规定一定要有多少钱才能过得多么好吧
欢迎加入听友群,跟同类一起交流,跟节目一起成长,听友群请添加:zxr1111
商务合作邮箱:tll@bigred.vip
出品:周丽青
嘉宾:一个不方便透露姓名的16岁男孩
主持人:唐拉拉
封面设计:大宝小宝
音频剪辑:唐努儿
文字编辑:张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