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疾病的距离:走近流行病学&预防医学
Description
提起流行病,你是否最先想到的是流感或新冠等传染性疾病?你是否意识到,糖尿病、心脏病、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已悄然在当今社会流行?事实上,不仅病毒能在人群中迅速蔓延,基因、生活方式、社会风尚也在推动着疾病的传播,这也加剧了流行病的种族化和地方性。以上因素都如何左右我们罹患某种疾病的风险?我们东亚人有哪些先天和后天的抗病优势?流行病学专家在研究疾病的影响因子和防控措施的同时,又如何维护自身健康,并帮助家人朋友远离疾病的困扰?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正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流行病学博士的潘潘,与她一同探讨流行病为何流行,以及我们每个人与流行病之间的距离。此外,潘潘还就我对她家乡云南的几大刻板印象进行了回应,她的描述让对那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更加心驰神往。
斜杠青年
潘潘 - 年近三十还未毕业的博士狗/非典型边缘专业医学生/几乎放弃的白案烘焙选手/习惯性阴阳怪气的缺德嘴/朋友里唱歌最好听但不懂乐理也不接受反驳的ENFJ
“吃蔬菜;早睡早起不失眠”
特派观察员
歆歆 - 程序媛/「斜杠青年研究所」主播
“包浆豆腐,等我!小锅米线,等我!“
敲黑板划重点
[01:14 ] 从一次惊险的实习经历讲起
[05:00 ] 流行病不止研究传染病
[07:50 ] 为什么说流行病学是“宽口径”专业?
[10:08 ] 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与肺癌之间的双向关系
[12:02 ] 流行病的种族化和移民流行病学
[14:22 ] 东亚人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16:53 ] 南亚人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17:54 ] 流行病学的重大课题:疾病预防
[19:42 ] 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的区别
[20:44 ] 流行病学的实验方法、干扰因子与偏差控制
[28:48 ] 发达国家消费者交什么“智商税”?
[31:29 ] 学流行病学后更注重养生了吗?
[33:53 ] 能帮亲朋好友看体检报告吗?
[36:12 ] 上年纪后应当注意的几项体检指标
[37:47 ] 基因、饮食和情绪如何影响乳腺健康
[43:14 ] 云南人都是少数民族?
[45:37 ] 云南人顿顿吃米线?
[49:11 ] 云南人最爱吃的菌子
[50:50 ] 最思念的云南特色小吃
[54:05 ] 当云南人遇上北方人
[57:29 ] 云南近些年的城市扩张、人口流动和咖啡业态
[60:37 ] 云南本地人推荐的旅游路线
[62:24 ] 云南适合养老吗?
[63:30 ] 推荐的播客节目
↑ 一张恶性疟原虫的显微镜照,是爱心状(当时觉得蛮浪漫的)
↑ 见手青和青头菌
↑ (专门带外地朋友吃的)过桥米线
<p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