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大戲落幕後,真正的賴清德時代才開始?
Description
你有沒有發現,每次台灣政治出現大事件,總有一票人早早預言結局,事後還真的一語成讖?這次的大罷免案就是這樣。三個月前,許多政治觀察者已經篤定這場「大罷免」不會成功,甚至連民進黨自己都清楚這一點。那麼,為什麼還要硬著頭皮推?背後又藏著什麼權力算計?今天就讓我們用輕鬆一點的方式,聊聊這齣政治大戲的幕後故事。
1. 罷免案的預言與「幸運之神」的降臨
還記得那個「唯一讓人意外的男人」嗎?他在這場罷免案中被拔掉,讓不少人跌破眼鏡。有人說他是幸運之神的兒子,有著小狗狗無辜臉,反而賺到不少同情票。加上投票那天天氣好,大家也比較願意出門投票。這些看似偶然的小細節,其實都在政治大局裡扮演著微妙角色。
2. 民進黨的「斷尾求生」戰術
很多人疑惑,既然明知會輸,民進黨為什麼還要推罷免案?其實,這是一場「斷尾求生」的權力操作。想像一下,你是一個大家族的家長,家裡有幾個不討喜的親戚,平時也不太能動他們。這時候,藉著一場必敗的戰爭,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把人「請」出去,順勢清理門戶。罷免案失敗後,黨內人事大換血,誰該下台、誰該升官,早就有劇本。
3. 後小英時代,賴清德的真正起手式
蔡英文時代結束,賴清德接棒,但你以為他馬上就能掌控全局嗎?其實不然。前朝留下來的人馬還在位,新舊勢力角力不斷。罷免案後,賴清德才有機會真正「換人做做看」,用自己信任的人來布局2026、2028。這才是屬於賴清德的全新時代起點。
4. 藍白陣營的「內鬥」與新危機
罷免案後,藍營支持者彷彿解放天性,社群媒體上各種發言開始「嗆聲」。但你有沒有發現,當一個團體太囂張、太高調時,反而會引起中間選民的反感?回顧2018、2020的韓粉現象就知道,過度膨脹的氣勢很容易反噬自己。接下來,藍營內部10%親共、極端言論的支持者,可能會成為國民黨掉分的最大隱憂。
5. 民調的啟示:民眾黨的尷尬與中間選民的去向
這場罷免案,民眾黨出力最多,卻反而支持度大跌。為什麼?因為民眾黨原本的支持者多來自綠營,當他們跟國民黨走太近,反而讓基本盤流失。這些人沒有回到綠營,也沒投向藍營,而是直接變成「中立選民」或乾脆不投票。這也提醒所有政黨,台灣選民其實很「務實」,誰太極端、誰太親中、誰太囂張,中間選民就會用選票教訓你。
6. 未來展望:真正的戰爭才剛開始
罷免案落幕,不代表戰爭結束,反而是新局的開始。接下來,藍營要面對黨主席之爭、地方選舉佈局,還有如何「管好」那些失控的極端支持者。民進黨則要在賴清德帶領下,重新整隊,準備2026的反攻。民眾黨則必須思考,如何擺脫「小綠小藍」的尷尬處境,找回自己的定位。-
𝓢關於怪物與書生𝓜
追蹤我們的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cholar.monster/
Podcast搜尋:怪物與書生
Youtube搜尋:怪物與書生 Scholar & Monster
https://www.youtube.com/@scholarmonster
Facebook粉絲專頁:怪物與書生 Scholar & Monster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63594195756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