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休診|S1E19 記憶會消逝,但愛不會; 有我在,你永遠不會走失—《你忘了全世界但我記得你》ft. 鄭秋豫教授、郭于誠醫生
Description
有人說記憶是痛苦的根源,但如果什麼都不記得,真的就不痛苦了嗎?在本集節目中,我們邀請到前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所長鄭秋豫教授,與我們分享她退休後全職照顧失智症先生的故事。
2013年,鄭老師的先生開始出現失智症的症狀。2018年,為了全時照顧先生,鄭老師提早退休,開始了四年的在宅照顧生活。她見證了先生從短期記憶喪失,逐漸對原本的興趣和活動失去熱情,直到最終失語。如今,已經70多歲的鄭老師,逐漸無法承擔起這樣的照顧重擔。與女兒商量後,她決定將先生送進長照機構。
鄭老師將這一路的辛苦和心路歷程記錄成冊,今年由寶瓶出版社出版了《你忘了全世界,但我記得你》這本感人至深的書。
我相信,只要家中有病患需要長期照顧的人,讀了這本書都會深有共鳴。
目前,台灣的失智症人口已超過三十萬,加上高齡化和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像鄭老師這樣面臨「老老照顧」的情況絕對不會是個案。
因此,我們透過鄭老師的經驗,除了照顧者的心聲外,一同探討我們如何為自己的晚年做好準備。
本集節目由 *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 贊助播出。
新單元「本日休診」是由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委託《隔壁的桌子》共同製作的身心健康促進節目,邀請醫界醫護人員,病患、家屬,透過分享自身經驗,以聊天的方式,深入淺出的分享,增進大眾對於健康的認識,對疾病的瞭解,撫慰患者及照顧者心靈,並且促進病患與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歡迎支持我們理念的聽眾贊助支持,贊助除用於節目製作,也將用於支持協會協助台灣發展新型的癌症精準放射治療藥物與設備或相關推廣活動!
*完整贊助說明請至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hhiapr/%E8%B4%8A%E5%8A%A9%E6%B4%BB%E5%8B%95?authuser=0
本集重點大綱:
‧高社經地位的知識份子罹患失智症更難發覺?
‧如何跟失智症的親友溝通、鼓勵就診?
‧高齡化社會中老老照顧的困難
‧照顧者的難題:1.旁人的流言蜚語 2.失去自我的痛苦 3. 無法放手的照顧
‧安排自己與家人的老後照顧,打造自己的照顧後援小組!
‧不想麻煩別人,更要懂得「求救」
‧送安養機構不等於拋棄
‧在關係中有足夠的信賴,才有足夠的回收!
‧他只是病了,並不是見不得人;他忘記了,我們可以幫他記得
本集來賓:
‧鄭秋豫教授,前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所長.前特聘研究員。從事語音學與語音科技開發跨學科研究近四十年,並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服務工作。在口語韻律(Speech Prosody)研究方面,無論是研究方法或研究結果,皆成果豐碩且屢有創見,並發表學術論文多篇,為國際語音學界、語音科技學界及語料庫語言學學界所熟知。
‧郭于誠醫生,《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作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癌症中心副主任,同時為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理事長。
主持人:
・陳亦琳,台灣深度旅遊團隊「歐北來」共同創辦人之一,發起「台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經營與開發台灣各地深度旅遊,有豐富的跨領域合作與交流整合的經驗,並出版《人生至少歐北來一次-這個島嶼教我的事》,推播「裏台灣」的美。現為 Podcast《隔壁的桌子》製作人暨主持人,因母親罹癌而決定開始製作 Podcast 節目分享照顧者的心聲,陪伴同樣在治療過程中的病友及家屬們,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延伸閱讀:
‧ 《你忘了全世界,但我記得你:一位語言學學者與她失智、失語的摯愛丈夫》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88147?sloc=main
‧《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7991
‧郭醫師的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08940083613826
【隔壁的桌子】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
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每週上新!
‧FB社團: Podcast《隔壁的桌子》桌友小聚場
‧IG: nextable
‧合作/聯繫歡迎來信:nextable2023@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