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000六年陪伴节目未断,万字前言心扉大开
Description
前言
各位听众,大家好,我是猫哥。就是您现在听到的《猫哥详说红楼梦》的主播。您现在听到的是第0集,前言,超长版的前言。
以上的这句自我介绍并不是猫哥我最喜欢说的,猫哥我多年以后做的新节目,开头的自我介绍是这样说的:大家好,我是猫哥,就是那个说话必须有观点,宁愿说错话也不说废话的猫哥。
是的,说错话在我这里不算什么事,但是说废话十恶不赦。什么叫废话?就是说出来不产生别人信息增量的话。如果你说咱们应该好好学习、咱们应该孝顺父母,你身边所有人都伸出大拇指说对对对,你说得很对,那你就说了废话。你愿意浪费自己的生命我管不着,但是你浪费听众的生命就是罪恶了。猫哥我从来不说这种永远正确的废话,恰恰相反,我经常说一些充满争议的话。这种话可能是你原来不知道的,那我帮你拓宽了认知面,也可能是你不认可的,那我告诉了你另一面。拓宽认知和启发思考才是我的本意。正因为猫哥我的节目都是有争议的,才催生了今天这个超长版的前言。
现在是2022年年末,距离最初《猫哥详说红楼梦》录制和发布已经过去了6年有余。《猫哥详说红楼梦》在6年里都是没有前言的,经过这6年多,猫哥我越来越强烈地想要录一段前言放在前面。
这6年多发生了什么呢?主要变化因素有三个。
首无,第一个变化因素是,当年解读评说《红楼梦》的时候,猫哥我的听众就熟悉的那几十个人,没想到后来变成了遍布全球的千千万万个听众。猫哥我在录制音频节目之前就一直用文字写作,有固定的读者,后来时代进步了,改录音频节目了,这些读者就成了听众。在那个没有微信、没有微博的年代,在那个连网络上看图片都是奢侈、只能阅读文字的时代,他们会把猫哥我的主页放在收藏夹里,过几天就点开来看看文字更新,有的时候还会摧更。但是,因为人数就那几十个,他们对作品风格了如指掌,知道猫哥我经常口不着调、满嘴歪理邪说,但表达的思想是他们认可的,所以他们不会有疑问,我也不用解释。顺便说一下,关于猫哥是怎样的风格,推荐大家去听一听2022年夏天做的跟气候变暖有关的节目,我的节目标题就叫《高温?气候异常?来听听猫哥的歪理邪说!》我说过了,我讲的全是歪理邪说,但好多人认真听完以后却说不得不折服。你去试着听一下,就算不折服于猫哥我的观点,至少了解猫哥我的风格了。猫哥我的这种风格在少量的几十个受众里是不用解释的,谁让现在猫哥我的听众遍布全球了呢?听众群体变大了当然是件好事,带来的问题就是:不了解我的人很多,有些原本不用解释的话,现在要解释了嘛。
以上说的是第一个因素,第二个因素,有些思想是最近这几年才形成的,猫哥我把《猫哥详说红楼梦》录制完成以后,仍然在不断地创作更多的音频节目,猫哥我并不只有《红楼梦》这一个节目,后来一直在创作,在创作过程中,想得多了、说得多了,要表达出来的思想也就越来越得到凝练。所谓的凝练,就是越来越能把原来那些支离破碎的观点用ABCD、1234的方式说成体系了。
还有第三个因素,这6年多以来,猫哥我一边创作其它更多的音频节目,一边也在观注着听众朋友的反馈。其中对我褒奖有嘉的那些,我愧不敢当,其中对我批评的那些,我也深表感谢。不管是褒奖、还是批评,猫哥我相信,大家的态度都是诚肯的,也都是冲着关心和爱护来的。爱听书的人都是爱学习的人,不会没事来跟我一个读书人找茬,特别是爱听《红楼梦》的人,更不会无聊到找我挑刺对骂。
但是,也有好多人在跟猫哥留言讨论以后得出结论,说猫哥这个人不好沟通。具体表现在哪里呢?第一是态度不好,第二是是非不分。
我觉得,你说得都对,所以,事隔六年以后,猫哥越来越觉得要在《猫哥详说红楼梦》的最前面放一个前言了。
按常理分析,别人家的前言是要对来客表示欢迎的,欢迎你来听我的节目,感谢你的厚爱。而猫哥我不喜欢按常理出牌,猫哥的前言是要对某些听众劝退的,有些人你天生就不适合听我的节目,不是《红楼梦》你不该听,而是我录的所有节目你不该听。
首先,猫哥我的第一个特点是,我不讲道德和是非。或者说,要讲也不是摆在第一位的,有比这更重要的等着我讲,叫做逻辑。后来这些年,也就是这6年中,猫哥我有一句挂在嘴边的“名言”,我说:如果你声称要杀人放火,只要你能把话说圆了,你因为什么什么理由,你要杀人放火,能说出来而且能讲得通。那我肯定不会骂你一个字。当然了,我也不陪着你一起干;相反,如果你一心想做个好人,甚至于,你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只要你不能把话说圆,你不能从逻辑上说明你的选择能达到某种好的结果,那么,我有可能会骂到你体无完肤。
所以,有些听众说:猫哥这个人没有是非。特别是听到后面第三百九十几集的时候,那么多人说,猫哥专门做一期节目来骂一个人,那是个好人啊,全国公认的好人啊,你居然连他都骂。对!猫哥我就是这样的人,你要是对人的评价停留在他的出发点好不好,你觉得谁的出发点是好的,动机是好的,那他就是好人,你就得支持他,那么,你会发现猫哥的节目不是这样子的。
去年猫哥我从听友群里踢掉过一个人,从旁人的角度看,不管那个人的身份,还是行为,我都不该踢掉她。对方是一个老奶奶,一把年纪了,自己不能读书,还爱听《红楼梦》,追着我的所有节目听,一遍一遍地听,就冲着这个,我也要客气一点对待她。她在听友群里转发的内容也是看起来积极向上的,什么内容呢?就是讴歌我们人民子弟兵的,包括消防战士。那是个视频节目,一组一组照片轮流显示的那种视频,先是一张照片,人民子弟兵满身伤痕,后是一张照片,某一位电影明星肤如凝脂,下面再来一张遍身泥水的,下面再来一张在红地毯上光彩照人的。当然还配上了音乐和旁白。然后,她因为转发这个视频被我踢出去了。好多人认为这种视频值得一看再看,自己看了还不够,一定要转发给亲人朋友共同学习。但是,记住,在猫哥我的群里不允许转发这种踩一捧一的内容。你想歌颂谁没问题的,你可以放声讴歌,但是只要你踩一捧一,我这里就不留你了。所以,猫哥我举这个例子想说明什么?你不要跟我讲是非,跟我讲是非,我先告诉你我不做好人。
这是猫哥我的第一个特点:不讲是非。
猫哥我的第二个特点是不讲态度,有好多人留言说:他很想不通,猫哥在节目里表现出来的是大爱无疆,在节目里说的每一句话都体现着对全世界所有人的爱与包容,但是在评论区骂起人来却是丝毫不讲脸面,简直判若两人。
对,我觉得你说对了一半,你看到了现象,但没想到原因。猫哥我在节目里对全世界所有人都是爱与包容,那是我在做节目给你听,是单向输出。可是评论区就不一样了,有些人,我只能毫不客气地骂过去,是因为他开口不讲逻辑,我跟他无法通过讲理的方式沟通下去。
围绕着这个特点,猫哥我也有一句挂在嘴边的“名言”:如果你说话有合理的逻辑,也就是你的前一句跟后一句是能理顺的,我对你的态度比对我爸还好;如果你说话逻辑有问题,特别是我指出来了你还不能理解,那我对你的态度就比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还差。
把以上两条合起来,总结一下就是:你可以说一些杀人放火的观点,也可以说大爱无疆普度众生,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逻辑。只要逻辑理顺了,我会对你好得跟亲人一样;逻辑理不顺,我对你跟仇人一样。
现在,亲爱的听众,你有三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听下去,没准儿你会觉得猫哥说得也有点儿道理,从猫哥我这儿学到了一点儿有用的东西,猫哥欣赏你,我们是兄弟姐妹一样的感情;第二个选择是你只为《红楼梦》而来,凡是猫哥讲到《红楼梦》以外的人物和社会现象你都呵呵一笑、当我放屁,我也无所谓;第三个选择是你现在就关掉,反正《红楼梦》不止我一个人讲,我也不是讲那么好,以至于你不听就终生遗憾了。
听到这里,你可以做出你的选择了,是继续听一听猫哥的解释呢?还是现在就关掉。现在就关掉的人,我绝不强留。但是如果你现在不关,愿意听一听解释,那么,从下一句话开始,我就把你当成亲人了,我要把我的肺腑之言说出来了。
这6年间,猫哥我一边做着其它音频节目,一边也在梳理自己的观点,慢慢地形成了体系。猫哥我把科普分成了三个层次,这种把科普分成三个层次的做法,并不是在我解读《红楼梦》的那段时间想出来的,而是后来这几年才领悟到的。所以,对于听过猫哥后来这些节目的人,这个科普分三层次的理论属于老生常谈,你一定听过了。但是,毕竟有人是刚来的,毕竟有人是从今天开始才听到猫哥的声音的。再说了,猫哥我的所有节目中,《猫哥详说红楼梦》的播放量最大,其它专辑的收听量就小多了。一方面,好多人根本不想听其它小说,另一方面,喜马拉雅也有责任啦,他们的软件设计就不方便听众去查找同一个主播的其它节目。以至于老是有听众问这个主播还有没有别的节目。正因为这样的原因,猫哥才把科普三层次的理论放到这里来。
猫哥我觉得,科普的第一个层次是知识层,第二个层次是逻辑层,第三个层次是三观层。或者说,第一层叫“是什么”,第二层叫“为什么”,第三层叫“做什么”。
很多人只把第一层的科普当成科普,其实那层科普太简单了,简直不叫事。知识嘛,如果你此前不知道,那现在告诉了你了,你就知道了呗。我说出来难吗?不难,你听一耳朵难吗?也不难。比方说,猫哥我经常举的例子就是铅笔不含铅。你要是以前没听说过,以为铅笔芯是铅做的,只要我告诉你一遍,你以后就知道了嘛。这就不叫事,没难度,也没阻力。
但是,第二层科普可就要了命了,第二层是逻辑层,说出来有点难,想听懂更难,而且在推广普及中会碰到很大的阻力。可以这么说,你和我之间,如果脑子里接受了不同的逻辑,那么我们将完全无法对话,甚至于不要说对话了,根本就无法听懂对方。于是,你就会拼命反驳我、你也会试图纠正我,要把我这个胡说八道的人挽救回你认为的正途上去。也许有人要怀疑,至于吗?把逻辑说清有这么难吗?听懂有这么难吗?
说到这个话题,我就会想起一个很典型的辩论,那是猫哥身边的真实事件。有一次,某些听众专门找我辩论,他问我:猫哥,你这么推崇科学,你能保证科学家现在得出的结论,过了几十年以后还正确吗?我给他的回答是:我不保证,就连科学家自己也不保证,说不定用不着几十年的,明天就就有可能被另一个研究推翻了。于是,来反驳我的听众就长舒一口气,觉得他已经赢了。但是,猫哥我也长舒一口气,因为我赢了。为什么同样一句话,辩论双方都觉得自己赢了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双方脑子里拥有着不同的逻辑。考虑到此时此刻并不是在做辩论,而是在说明问题,猫哥把双方的逻辑整理一下:对方辩友觉得,猫哥你自己都承认了,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没准哪天又被推翻了,所以你就不该支持这种不确定的观点,你非旦支持还要拼着命维护这种随时要被推翻的观点,你这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这就是对方认为赢了的理由。而猫哥我的意思是:正因为科学结论可以一次一次被推翻,而且它允许一次一次被推翻,才保证科学能在接近真理的路上不断前进、没有阻碍。你想想那些不会被推翻的理论,它们往往也是不允许被推翻的,比如宗教和神学,以及故意不把事情说清楚的玄学。你想想看,是不是有些人跟你说过听起来非常正确的话,但是他的话其中有几句是不需要证明本来就正确的、还有几句是你想证明也无法去证明正确不正确的、剩下的就阻止你追问了?你但凡多问一句为什么,他就反过来警告你天机不可泄露?或者告诫你这个事儿我不能说太清楚?或者提醒你有些事你不可以追究太深。请问,爱因斯坦和霍金他们可曾说过某个知识只该他自己懂,你们所有人都不该理解?不该追寻?相反,科学家们对于自己的研究成果,总是努力地让它被所有人理解,也接受任何人的检验和推翻。如果你要推翻,科学家们不得阻碍。科学家没说过自己的研究必须正确,他们的研究如果被证明错了,他就接受并修改自己的观点、改为拥抱其他人做出的研究,这是科学得以进步的最大原因,也是我支持科学的原因。所以各位听众现在告诉我,上面那个辩论是谁赢了?
有人说:猫哥你刚说的有些东西既不会被推翻也不允许推翻,你说的是宗教吧?还有,那些以天机不可泄露为由不让你追问的是神学和算命吧?那些东西我又没相信它,而且正常思维的人也不会相信啊。猫哥你不用杞人忧天的。你要这么想就错了,我要举的不是某一个特定的知识领域,而是一套思维方式,这套思维方式你要是没掌握,就算宗教神学和算命没骗到你,早晚有另一个养生专家把你骗了。
要说明这个问题,猫哥我先从简单的例子入手:你天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不是太阳绕着我们转?你肯定会说,当然不是了,是地球在自转。那么我追问你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跳到几万公里、几亿公里以外看过吗?你当然没有去看过,你会说:早在你刚生出来、牙牙学语的时候,你的爸妈就这么教你了,上学后老师也是这么教的。那我再追问你一句:如果爸妈和老师教的是错的呢?你一定要说猫哥胡扯了,爸妈和老师会教错?那我得告诉你,400年前的孩子听到爸妈和老师教的都是太阳绕着地球转,他们同样没有怀疑过爸妈和老师会错。你和400年前的人,都是不加思考地相信了爸妈和老师的话,凭什么他们的爸妈和老师教的是错的,而你的爸妈的老师教的就一定是对的?你是怎么判断的?或者说你想过这个问题吗?
如果你给我的回答是:人类的知识总要更新的嘛,今天的最新知识和400年前的旧知识相比,当然相信新的了。
<p style="color:#333333;font-weight:normal;font-size:16px;l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