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创造力脑瑜伽超然的艺术颠覆者-杜尚的一天
超然的艺术颠覆者-杜尚的一天

超然的艺术颠覆者-杜尚的一天

Update: 2017-02-15
Share

Description

关于艺术家,最有趣的是他们如何生活。”―马塞尔ž杜尚


马赛尔·杜尚(1887-1968)单枪匹马改变了艺术史的方向,把艺术从视觉的专注引向心智的挑战。他作为颠覆者的一生髙蹈无羁,隐藏着创新的密码。 1968年,他预感自己将最终离开,于无去来处暇思恍惚


【艺术创新方法论:杜尚如何可以成为艺术颠覆者?】

波西米亚式生活:女人、金钱、美国

从常规伦理的视角,杜尚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对女人没有婚姻的承诺,无意于传宗接代。他不附属于社会的价值观,随时准备自由出走。四十岁第一次闪婚破碎之后,他到六十七岁才第二次结婚。据他说是因为此时的妻子已经丧失了生育能力。对创新者开放的包容态度是他选择移民美国的原因。《下楼梯的裸体》在纽约军械库博览会上展出之后,他被看作绘画的未来创新的明星,因此,美国的艺术赞助人开始对他经济上的支持。杜尚却对自己的明星身份弃如敝履,看不起所谓“勤奋”的艺术家不断地重复自己,他更加迷醉于国际象棋,并达到“大师”水准。杜尚撰写象棋著作和专栏,偶尔以每小时两美金的法语私教维持生计。如同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过客,收入问题好像没有烦扰过他,个人情感与金钱均无法囚禁他的不羁灵魂。他从容不迫,没有新鲜灵感光临,他绝不染指艺术创作。

“每一天的存在就是天才的鬼斧神工。Everyday Existence isa Work of Genius

杜尚对生活有一种禅宗式的迷恋:当下每一时刻、生动的每个人的个体存在都流淌着“不间断的欣喜constant euphoria”。年轻时代,他秉承了波德莱尔式的享乐纵容的生活,陶醉于随机而偶然的思绪、感受及梦幻。面对他想象中的无法言寓的、生动奇诡的灵感启示,绘画或雕塑这些传统的表达形式变得苍白无力,因此他就用“现成品”等新的方式意会之。

反对个人品味的主观性、反对艺术品的价值观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杜尚避免主观性,刻意与自我保持距离,时刻警醒于自我的局限。他“强迫自己自相矛盾,以避免被自己的品味所困”;并刻意选择美学上中性的物体作为艺术表达的工具。”杜尚不断转换自我视角:想象自己成为他人,或者索性以女人身份签署作品并拍摄肖像。杜尚的“现成品”是限量版的,同时艺术家签名。艺术家被赋予权力,将“现成品”制定为艺术,他依次嘲弄所谓艺术家创作的“价值”。

杜尚的艺术非情绪化的产物:个人的痕迹被抹除,如同陈列在外星博物馆里关于人的欲望图解和他们对艺术的认知…通过远离自我,杜尚创作了高度个性化的作品,超脱了痛苦与决绝的人生;作为智性的人,他体验了艺术、棋艺带来的无上愉悦。

Comments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超然的艺术颠覆者-杜尚的一天

超然的艺术颠覆者-杜尚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