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聲音記錄著過年是團聚還是考核?親戚開口就問:薪水、感情和未來,到底該怎麼辦?feat.性別心理師蔡佳賢
過年是團聚還是考核?親戚開口就問:薪水、感情和未來,到底該怎麼辦?feat.性別心理師蔡佳賢

過年是團聚還是考核?親戚開口就問:薪水、感情和未來,到底該怎麼辦?feat.性別心理師蔡佳賢

Update: 2024-02-06
Share

Descriptio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pjv71ga00cs010v0e8wavhv/comments

對你來說,「回家」是件容易的事情嗎?我發現很多人在長大之後,越來越不常回家,除了工作忙碌、距離遙遠之外,更關鍵的或許是心理的感受。當我們決定遠離了家,到另一個城市工作,獨自承擔起生活的責任,我想大多數人的心裡都會對自己有一份期待,期待自己可以成功、期待可以證明離家的決定是有價值的、期待自己在父母的眼中可以真正成為一個成熟的大人。
 
但是有的時候,我們卻也會出現疑問:為什麼不管我們多麼努力,在家人的面前,卻很難得到認同和肯定呢?例如:國中的時候,有一次朋友考了全班第一名,本來以為會獲得父母的讚賞。雖然父母確實稱讚了幾句,但接著卻拋下一句:「可是不是全校第一名,繼續加油。」另外有一個朋友,在大學畢業後,他要應徵一份外商公司的工作,他的父母在支持他的決定之前先是用質疑的態度問他:「你又不是名校畢業的,怎麼跟人家競爭?」後來這位朋友如願錄取了,以為父母會開心,沒想到又說:「你的英文沒那麼好,這份工作你做得來嗎?」
 
是不是既視感很強呢?在成長的過程,我們跟父母、跟朋友都是在不斷摩擦、和好的反覆當中,找到相處和平衡的方法。很多人的平衡方式,就是盡量不要住在家裡,保持一點距離或許會比較美。不過換個角度,父母在成為父母的當下,他們也是第一次當爸爸媽媽,他們也還在摸索如何陪伴、如何祝福、如何放下期待、如何不再擔心。我想,每個家庭都自己的相處模式,但如果你還沒有找到平衡,或是希望重新理解父母的處境,如何在那些尖銳敏感的提問中更認識爸媽在想什麼。
 
本集《聲音記錄著》就讓我們從尖銳的問題出發,邀請性別心理師蔡佳賢一起聊聊,當過年時面對這些尖銳問題,可以如何安定自己,好好地回應!(以下列舉節目中會聊到的,想到就讓人火冒三丈的問題!)
 
Q1:現在工作的薪水多少?什麼時候才要買房跟買車?隔壁陳阿姨的孩子年收破百萬,要不要考慮換工作?
Q2:從小到大阿姨就沒看過妳穿過裙子,妳也太像男孩子了,這樣怎麼嫁得出去?
Q3:妳跟男友交往很久了,什麼時候才要結婚?你已經超過30歲了,以後生不出孩子怎麼辦?
Q4:爸媽知道你是同志,我們也很支持你,但這幾天在親戚面前,你能不能假裝自己很『正常』?

Facebook|雅柏如是說
Instagram|albert_radio
合作邀約|ken8522051@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mments 
In Channel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過年是團聚還是考核?親戚開口就問:薪水、感情和未來,到底該怎麼辦?feat.性別心理師蔡佳賢

過年是團聚還是考核?親戚開口就問:薪水、感情和未來,到底該怎麼辦?feat.性別心理師蔡佳賢

雅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