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銷售人員 慳錢獎勵法︱粵語
Description
近來和一位中小企老闆聊天,他正在準備年底的員工獎勵計劃,去鼓勵一下員工,尤其是銷售部門的同事。因為同事們大家都跑了一年數,都期望公司有些表示。而這位老闆面對著一個難題,就是他又想達致激勵的成效,同時間又想節省成本,他想知道有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你們覺得有沒有呢? 其實真的有。我和他分享了這個方法,我也想藉著這一集節目,把這個方法分享給大家。如果在看節目的你是老闆,又或者是銷售團隊的領導,而你又面對著同一個問題,那你就一定要完整觀看這一集節目。大家試想像一下一個情況,如果今天你要搬家,收拾東西的時候,找到一個你小時候參加校際比賽,獲得的一個獎杯、獎牌或者獎狀,請問你會不會帶它搬家呢?我估計大多數人都會帶它走,甚至乎你可能會慢慢欣賞一下獎杯,回想當時你拿這個獎杯的情景,還可能會和家人分享獲得這個獎杯的威水史。另一種情況,請問去年你出了多少獎金呢?你還記得嗎?去年出獎金這件事,現在的你回想起來有什麼感覺呢?我估計大多數人應該都不記得那個數字了,就算記得那個數字,這一刻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覺。這兩種狀況的分別,源於金錢獎勵和非金錢獎勵之間的性質分別。金錢獎勵的滿足感來得很快,你收到錢的那一刻一定很興奮,但這種感覺是不持久的;非金錢獎勵的滿足感,短時間內不及金錢獎勵高,但持續性強。所以當你獎勵員工的時候,應該是金經與非金錢獎勵雙管齊下。如果只有金錢獎勵,員工和公司之間只有利益關係並沒有感情;但如果只有非金錢獎勵,員工又會覺得獎勵的力度不到位。金錢獎勵的形式當然就是錢,表現的形式比較單一,大家很容易理解是什麼?那非金錢獎勵又有什麼種類呢?以下和大家分享幾種常見的形式。第一種是公開表揚這種可以說是最省力的做法,表揚方式可以是口頭表揚或書面表揚。但記住重點是在於公開,即是說你不是和同事兩個人,關上房門表揚他,而是在公開的場合。例如公司例會、同事的WhatsApp群組,或者向全體公司發信或電郵。令到除了當事人之外,還有很多其他人知道你在表揚他。公開表揚雖然成本低,但不要小看它的作用。因為當一個人取得成就之後,自己吹噓是不值錢的,由別人去講而且是公開地講,你就立即升價十倍。而且因應發出公開表揚的人,身份地位越高,公開表揚的成效也越大。但另一方面大家記住,公開表揚雖然成本低,但千萬不要濫用。如果芝麻綠豆小事都可以獲得公開表揚,這些公開表揚就不值錢。第二種非金錢獎勵就是特權被獎勵的人可以獲得一些,普通同事沒有的權益。例如私人座位、私人房間,這些在保險業是很常見的獎勵。另外還有車位 、彈性上班時間 、額外福利等等…這些都是屬於特權式獎勵。特權式獎勵除了對被獎勵的人,有鼓勵作用之外,亦都樹立了榜樣給還未獲得獎勵的人,他們會視這些特權為他們工作的原動力。第三種非金錢獎勵就是特殊體驗例如奢侈服務的體驗,旅行 、SPA 、餐飲等等,這些特殊體驗除了可以,帶給被獎勵者的第一身滿足感之外,亦都有第二重的效果,就是他們可以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他們正在體驗的服務。他們在社交平臺上獲得的讚好和鼓勵,亦都會為他們帶來第二重的滿足感。所以現在當你構思獎勵的時候,要考慮你的獎勵,可不可以分享到社交平臺。另一種特殊體驗就是和老闆吃飯分享一次我的親身經歷,很多年前我在HKTV,即是香港電視做過銷售員。當時因為要開台,我們銷售團隊很努力找廣告客戶。當中部分成績比較好的銷售員,就獲邀可以和香港電視的大老闆,即是王维基先生一起吃晚飯。我自己有幸是其中一個,當時知道自己有份和王先生吃飯,心情都有點緊張。當然吃飯本身已經是一種表揚,再加上王先生亦都是香港知名的企業家,吃完飯後可以和其他人,分享王先生平時為人是怎樣,令自己成為話題的中心,亦都帶給我另一種滿足感。回應節目一開始那位老闆,如果想有效激勵員工,同時又想節省成本可以怎樣做。我建議他的方法是,如果你有兩萬元的預算做獎勵,預期將兩萬元全派出去,不如你拿一萬元做現金奬勵,再拿三千元做一些獎杯、獎牌、獎狀,令員工同時擁有金錢和非金錢兩種獎勵,長短期滿足感兼備之餘,還節省了七千元。你認為這種方法好不好,或者你還有沒有其他獎勵員工的好方法?留言告訴我。如果你認為今集節目對你有幫助,歡迎你留言、讚好、分享。而如果你想深入學習銷售技巧,亦都可以點擊影片資訊欄中的連結,我有些課程是给大家參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