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要闻分析香港宏福苑夺命大火引发的争论
香港宏福苑夺命大火引发的争论

香港宏福苑夺命大火引发的争论

Update: 2025-11-27
Share

Description

香港新界大埔宏福苑7栋高层住宅,26日发生香港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火灾。截至28日凌晨零时,这场火灾死亡人数升至83人,其中包含一名消防员。伤者之中有12人危重、28人严重、17人稳定、21人出院。目前仍有约300人被列为失踪人员。

拥有40多年历史的宏福苑共有8栋大楼、1984间住房。火灾发生前,宏福苑正进行外牆维修,所有大楼外牆都搭上了竹棚并盖上保护网。

香港宏福苑7栋高层住宅大火,已经成为香港1948年以来最致命的火灾,甚至是香港1918年死亡600人后的第二大火灾。

这场恶火也成为2019年“反送中”民主运动以来,对北京掌控香港能力的最大考验。

香港政府与中共领导层均迅速采取行动,以显示他们高度重视这场火灾,警方已锁定事发时负责维修宏福苑大楼外牆的工程公司,扣押了3名负责人。

路透社报导:香港下月7日即将举行立法会选举,不过在大规模立法改革下,民主派及异议人士已被襟声,只有“爱国者”候选人可以参选。此外,香港法院也将对狱中的媒体大亨黎智英宣判裁决。

曾撰写多部香港政治相关著作的政治学家卢兆兴表示:我认为北京非常重视两个问题:第一,政府会如何处理这场悲剧?第二,市民对香港政府的看法会改变吗?他指出:政府在国家安全方面做得不错,但国安也包含人身安全层面。

中央社报道:有分析人士谈到,香港高昂的房价长期以来一直是民怨的来源,尽管政府致力加强控管政治和国安领域,这场火警可能激发民众对当局的不满。从失灵的火灾警报器、维修工人在工地抽烟到使用传统竹棚(鹰架)施工的危险,许多香港居民质疑这些风险是否遭到忽视,以及消防安全系统是否妥善安装并确实运作。

目前栖身政府临时庇护中心的许多灾民中,有些人批评疏忽和削减成本是这次大火灾的肇因,网路上也有类似评论。尽管香港相对严格控管抗议活动,民众仍可接触到各式各样的网路论坛,这些地方可能成为反映社会情绪的初期指标。

分析人士提到,大众的愤怒与担忧可能不仅止于针对工程公司,恐怕更会延烧至政府的消防和建筑监管单位,要求展开全面公开调查的压力或许也会升高。

香港政府传统上会对大规模事故展开公开调查,通常是由独立法官主持。香港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周思杰说:我认为,我们必须认真检视整个产业的消防和工地安全管理,包含政府的监管作业。

香港居民昨天深陷浓烟烈焰之中,经历惨重伤亡后,不少人将矛头指向当地随处可见的古老建材和搭建脚手架的传统技艺“竹鹰架”。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走在香港街道上几乎不可能没有看到被竹鹰架围绕的建筑物。这种建材以其高弹性、低成本和耐用著称。竹鹰架的使用至少可追溯至约2000年前的中国汉朝,也曾用于搭建香港一些最具代表性摩天大楼,如英国建筑师佛斯特(Norman Foster)设计的汇丰总行大厦。

竹鹰架被视为珍贵的香港和中国南方的传统,但近来因其易燃特性和其他缺陷而引发争论,中国大陆已经禁止使用竹鹰架。而据香港劳工处统计,2018年1月至今年8月间,共有24人命丧竹鹰架相关的死亡事故。

香港舆论针对竹鹰架的讨论今年已经有加剧趋势,香港发展局最近宣布,为了“更能保障工人安全”并与其他“先进城市”的现代建筑标准接轨,自3月起,半数新公共建筑工程须采用金属鹰架。但这项新规定更多是从工人安全考量,而不是针对引发火灾的风险。直到去年10月中环一栋由竹鹰架包覆外牆的大楼失火后,竹鹰架火灾风险的议题才浮上台面。据香港电台报导,当局当时表示现场结构未见明显危险,但还要调查所有建材是否合格。

香港理工大学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系副教授黄鑫炎表示:竹子当然是易燃材料。现在是香港很乾燥的季节,因此竹子着火的可能性很高,一旦燃烧,火势会极快速蔓延。他同时指出,由于竹竿呈垂直排列,因此火势基本上会毫无阻碍地向上蔓延。

香港特首李家超也对媒体表示,政府将全面检查全市所有的竹鹰架,官员将会讨论今后是否改用金属鹰架的问题。

Comments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香港宏福苑夺命大火引发的争论

香港宏福苑夺命大火引发的争论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